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发出《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每辆将给予5万的补助。
《通知》明确指出,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通知》同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支出给予适当补助,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制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大规模量产后技术是否成熟,二是售价过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成本比同类型汽油动力车贵30%至50%。
【分析点评】
1、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才是新能源汽车。其实区分的界限很明确:汽油和柴油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能源,利用除此以外的能源提供汽动力的汽车均可称为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二甲醚、氢、合成燃料、生物气、空气以及电荷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点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因为石油短缺,总有一日会尽竭,且内燃机的热效率低,尾气等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又严重,加之噪声污染,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日后必将取代燃油汽车的佐证。可一个具有如此发展前景的汽车分支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却是步履蹒跚,尽管政府和车企都已经察觉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都曾作出各类尝试,但始终浅尝辄止,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
2、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缓慢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极为薄弱。我国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于环保的意识与一些欧美地区的国家比起来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其在购买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取向时并不受环保观念的左右。
二、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对终端消费者的引导工作不到位。在美国,对每辆轻型混合动力汽车给予的优惠最高可达3400美元,对天然气等代用燃料汽车成本增加部分给予50%~80%的财政补贴;日本对电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汽车给予50%减税,并给予与同级别传统车差价1/2的优惠补贴,另外天然气等燃料供给设备的装备费用可享受部分补贴;法国给予每一辆电动汽车1.5万法郎的补贴,其中1万法郎给汽车制造厂,5000法郎(含税)给购买电动汽车的私人或公司企业;在英国,如果驾驶混合动力车进入伦敦市区,将免收5英镑进入市区的费用。而在我国,目前并未对终端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直接的实质性的优惠补助(目前仅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推广,对广大消费者并没起到刺激与鼓励作用)。在同档次的车型中,新能源汽车比燃油汽车高出几万元甚至上十万的差价难免会令本身购买欲并不强的潜在消费群体望而却步。
三、新能源汽车的售后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维修成本和保养费用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在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占据了较大比例。比亚迪F3DM的销量不被业界看好,其中也有这个因素的影响。
3、随着2008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内车企对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国内至少有30家客车企业已涉足新能源车研发;在轿车方面,六大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吉利、比亚迪都争相研发新能源车,企业数量总计超过40家。据了解,上汽在去年投资20亿元成立了上汽捷能公司,专门研发新能源车,并计划在2010年世博会前实现新能源车商业化。东风汽车也表示,其混合动车轿车将有望今年上市。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会在如此一系列汽车振兴政策中迅速发展起来,仍有待观察。毕竟上市已经三年多,并大幅降价的被誉为国内首款混合动力轿车的普锐斯,2008年仅销售899辆,三年来,累计销量也不足3500辆——尽管其在世界范围的销量早已突破100万辆。
4、科技部部长万钢在首届新能源汽车论坛上曾经提出,即“希望经过4-5年的努力,在2012年的汽车产量中有10%,就是至少100万辆以上是节能新能源汽车”。现在国家的鼓励政策已经推出(虽然还不到位),但是企业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实力如何仍有悬念。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五年左右的差距。如果一旦本土企业在新能源车(尤其是乘用车领域)上落败,将给政府在新能源鼓励政策方面造成障碍——拿纳税人的钱最终补贴到外资身上,应该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国有资产流失吧。我们认为,此次主要针对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也有很大方面是出于对本土企业方面的平衡考虑:一方面本土企业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已经领先外资在华业务,另一方面,也是给本土乘用车企业秀下政府的决心,促使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方面下定决心。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