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刊登于《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中,施耐德电气全球CEO赵国华,分享了他的中国故事。
1992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92年。当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旅游者,选择用乘火车、坐公交,住招待所等非常朴素的方式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走了很大的一圈。这片土地的壮美和辽阔,人民的勤劳和淳朴,将我深深吸引。
当时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而略显生涩的活力,我也捕捉到了中国亟待更多发展的讯息。这次旅行过后,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要来中国工作。
1993
1993年,我如愿来到中国,在施耐德电气中国代表处的一个销售部门担任负责人,正式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之一是“摸着石头过河”,这道出了初期的艰辛与坎坷,施耐德电气初次进入中国时也是如此。
1987年,施耐德电气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不足100人的小型合资工厂,生产的是C45N新型断路器。正是这款产品,不仅取代了千千万万家庭使用的传统保险丝,大大提高了用电安全性,还为中国断路器标准的制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推广断路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我们的销售人员经常拎着装满产品的皮包,骑着自行车拜访各大建筑设计院,参加各种行业会议,终于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打开了市场通道。此后,施耐德电气逐渐在中国站稳脚跟。
1995
1995年,集团做出在中国加大投资的战略决定。我们开始大规模投资建厂,同时通过并购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以丰富业务内容。
非常幸运的是,彼时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经济开发区纷纷涌现,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量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众多新成立的工矿企业、争先恐后矗立起来的商用建筑和住宅楼宇,这些都给施耐德电气的输配电产品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赋予我们施展拳脚的更大舞台。
那真是一段令人激情满怀的奋斗岁月。每当走在日益繁华的中国城市街头,看到夜晚各种地标建筑闪烁在天际的辉煌灯火,自动化精益生产制造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推广,以及众多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如三峡大坝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其背后都有施耐德电气的身影和耕耘,我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
我们还为多个重大的国内和国际性活动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和保供电服务,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G20杭州峰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我有几点切身体会。
首先是要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施耐德电气以及我本人,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好时代,并勇于在时代的洪流中拼搏。
我们从1987年的第一家合资工厂,发展到拥有26家工厂,3个主要研发中心,8个物流中心,26000名员工和覆盖300个城市,800多家经销商的业务网络;从最初专注于中低压配电及工业自动化,发展成为今天的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
在这几十年中,也是我们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并举的过程。施耐德电气经历了“在中国销售”、“在中国制造”和“在中国研发”的不同发展阶段,完成了从施耐德电气中国公司到中国的施耐德电气公司的转型。
其次,全社会多元共赢协同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仅靠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行业以及全产业链发展,建立良性的生态圈。
最后,个体与社会、国家相互成就,共生共荣。个体以大视角看待自我价值,会发现我们之于社会、国家、世界和历史大潮,都是有意义的。正是千千万万如我一般的建设者,以及施耐德电气这样的公司,齐心协力加油干,助力了中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飞速奔跑。
40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创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商业环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记忆中的绿皮火车、简陋招待所、稍显贫乏的物质生活,已然悄悄定格在了过去,成为了历史。
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轶事”。在施耐德电气法国办公室,至今还保存着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当年留学法国期间,在克鲁索施耐德钢铁厂勤工俭学的工卡,作为珍贵的纪念。
或许邓小平先生并没有想到,他曾短暂停留的公司,日后会在他亲自启动的改革开放这幅画卷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古话有云, 莫逆于心,遂相与友。一路走来,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亲历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中国已经迈向新时代,将迎来不同的机遇和挑战,而施耐德电气将始终践行承诺,伴中国一道前行。
——文章转载自《人民日报》,部分内容有改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