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备受关注的巴黎航展就要开幕了。在这一世界顶级航展上,GE将再一次向业界展示自己顶尖的产品、领先的技术和前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你将看到的那些做精彩飞行表演的飞机,有不少就是安装了GE提供的“心脏”—— 航空发动机呢!
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如今的GE已经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民用、军用、公务和通用飞机喷气及涡桨发动机、部件和集成系统制造商。傲人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GE人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想要讲述的就是一位与中国有过一段不解渊源的GE传奇人物的故事。他就是被誉为GE航空发动机先驱的纽曼(Gerhard Neumann)。
纽曼
1.修车行的小“泥猴子”
虽说GE是一家美国公司,不过纽曼其实并非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1917年出生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儿时的纽曼经常有机会在车库内观看大人们维护、保养汽车,也许正是源于这种熏陶,他很早就对机械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长大成为一名工程师。
不过,当时德国的工程学院或大学招生原则是考生必须先有两年机工或钳工的学徒经历。于是还未满16岁的小纽曼开始了三年的学徒生涯。
这段早期的锻炼给纽曼留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师傅 – 整个城里最严格也是最权威的汽车技师,对纽曼的要求极为苛刻,每一个工作步骤,甚至拧紧螺丝这样的操作,小纽曼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完成。还有诸如不准将身体靠在工作台上,所有零件必须清洗得非常干净,摆放整齐等等规定,都是不能违反的“铁律”。
工作的辛苦就更不必说了,比如在冬天爬到车底调整刹车时,鼻子离车底盘只有几寸的距离,泥雪经常会掉进嘴里,甚至糊在眼睛上。尽管家境不错,可小纽曼不是个怕苦怕累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三年学徒生涯就像“泥猴子”一样。
青少年时期严谨细致工作态度的培养和艰苦环境的磨炼,也为纽曼今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飞虎”英豪
结束了学徒生涯的纽曼如愿进入大学,在德国老牌工科院校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机械系接受了严谨的工程教育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此期间,他学会了制造并驾驶单人滑翔机,自此与航空结下了不解之缘。
20世纪30年代末的德国,纳粹党执政,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在越来越多的人头上。这对有犹太人背景的纽曼来说绝不是个好消息。就在此时,纽曼在大学的布告栏上看到了一张来自遥远的东方的招聘通告 – 正在进行艰苦抗战的中国急需招募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去完成诸如德国装备维护保养教学等工作。
神秘东方古国的魅力、不错的收入以及延缓服兵役的政策无疑是颇具吸引力的。于是纽曼同其他德国青年一起,经过多段的辗转飞行来到了香港。不过,纽曼并未如之前所想的那样很快来到中国成为“教官”,而是阴差阳错地先在香港做起了汽车技师。
二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宣战,身为德国人的纽曼离开了当时英国占领下的香港,来到昆明。在这里,他结识了当时担任中国空军顾问的退役美国空军上尉陈纳德 – 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援华“飞虎队”领袖,并接受了陈纳德的邀请成为了他团队的一员,1941年后又加入了陈纳德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广为人知的“飞虎队”),成为了一名机械师。用纽曼自己的话说,这是他做过的“最棒的草率决定”。
“飞虎队”的P-40战斗机
“飞虎队”的生涯是纽曼一生中最精彩的岁月之一。他的天赋和才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纽曼可以对P-40战斗机各式各样的故障进行维修,几乎没有能难倒他的问题;他的中文水平进步迅速,甚至可以完成翻译的工作;他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拆卸数架日本零式战斗机残骸,选取可以使用的零件,组装出一架完好的、可以飞行的飞机。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纽曼出色地完成了这项意义重大的任务,让军方可以对零式战机的性能参数有了全面的了解,进而可以针对其弱点制定相应战术。
(图片来源:重庆飞虎队展览馆)
二战结束后,纽曼结束了自己“飞虎队”队员的身份,来到美国。要说起从中国去美国的这段旅程,几乎可以出本书了! 因为生性富有冒险精神的纽曼当时做了一个令人倍感震惊决定,带着妻子开着一辆吉普车,穿过一万英里的亚洲大陆,经由中东再前往美国。
为了这次旅程,纽曼可谓是“全副武装”:吉普车的各种备件、轮胎修理工具、千斤顶、橡皮管、8个备份油桶、地图以及饮用水和食物等等物资准备得一应俱全。在1947年10月8日,也就是他30岁生日的当天,纽曼从中国出发,开始了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征”。20世纪40年代末的亚洲,不但道路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不少地区的政局也颇为动荡。最终,他们穿越了暹罗(今泰国)、缅甸、印度、阿富汗、伊拉克、巴勒斯坦等国,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阵阵炮火声中平安抵达了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并从那里乘船前往美国纽约。
航空的先驱
纽曼对于GE和赛峰飞机发动机平股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抵达美国后,纽曼于1948年3月加入了当时的GE航空发动机业务,负责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测试。这给了纽曼了解这种当时最新式发动机设计与性能的好机会。随着专业能力的突飞猛进,他开始负责更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工作,并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成为了GE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早期发展的领军人物之一并最终成为GE副总裁:
- 40年代末50年代初,他发明了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可调静子叶片(VSV),并因此荣获专利。这一发明在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时显著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其成果被业界广泛采用。GE也凭借这一技术大大提升了其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的性能,多次打败竞争对手。
- 他领导研制的J79发动机,也就是第一款采用了可调静子叶片的发动机,被安装在F-104战斗机上,实现了突破2倍音速的壮举。J79还是当时研制出的最可靠的一款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据说,当工程师最初对J79进行测试时,他们一度认为是测试仪器出现了故障,因为当时根本没人能想到一台发动机可以提供如此大的推力。
- 他领导了GE及其合资公司高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此类发动机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型民用和军用飞机的主要动力来源,包括TF39、CF6以及现在广泛用于波音737和空客A320的CFM56等等。
纽曼(左)与GE航空业务负责人 Neil Burgess(右)与J79航空发动机合影
在工作中,纽曼为了能够制造出一款性能优异的发动机,往往会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在上世纪60年代,即使已经担任了公司高级职位,他依然会搭乘进行发动机飞行测试的飞机,以亲身感受GE发动机在飞行中的表现,获得第一手的信息。
在服务GE 32年,创造了无数辉煌之后,纽曼于1980年光荣退休。1986年他凭借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入选了美国航空名人堂。1997年,纽曼在80岁时因病离世。据说,如今在位于美国辛辛那提的GE航空总部门外,有一条公路就被命名为“纽曼路”,以纪念这位被载入了世界航空工业发展史册的传奇人物。
从怀揣工程师梦想的修车行小“泥猴子”,到“飞虎队”的中流砥柱,再到GE航空业务的开拓者,纽曼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不同的时代背景会赋予人们不同的经历,或许你无法成为“飞虎英豪”, 但只要你像纽曼一样心怀理想,敢于拼搏,勇于磨炼自己,说不定在不远的未来,你现在的“白日英雄梦”也会成为现实呢!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