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工业4.0现在不仅仅是德国的一个代名词,更是其他国家学习的一个方向。在借鉴德国工业4.0同时,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工业4.0”,才是王道。那么,对于工业4.0,我们该向德国学习什么呢?
近两年,在德国听到次数最多,与德国制造相关的词就是“工业4.0”:传统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结合,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生产。德国业界认为,这是一场“革命”,是继蒸汽机、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且不说称其为“革命”是否言过其实,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德国的确很上心。从2010年被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到2012年建立专家工作组,再到各大企业建立示范工厂,“工业4.0”在德国正一点点从愿景变成现实。
在今年3月底举行的汉诺威IT展上,德国政府宣布接管此前由企业界主导的工业4.0平台,以从标准化制定、技术研发、数据安全、法律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系统地解决“工业4.0”面临的各种问题。
德国的积极来自压力。作为制造强国,德国需要时刻在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上保持领先,而其地位正受到外部挑战。其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凭借其信息技术优势进行“再工业化”,其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传统制造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德国只有加快脚步,才能占得先机。
那么,“工业4.0”对中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今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与“工业4.0”异曲同工。在以中国为伙伴国的2015年汉诺威IT展上,笔者明显感受到,“工业4.0”将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甚至弯道超车的难得机会。
中国制造业近年来不断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同时中国已形成较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群,中国企业已从传统的设备提供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影响全球产业运行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制造虽同德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具备后发优势。举例来说,德国企业需要花大代价改造设备、升级商业模式、改变内部组织结构,而中国企业则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长孔翰宁就指出,在市场体量和跨越发展的可能性上,中国具备德国无法比拟的优势。
当然,仅凭先天优势不足以取得成功。中国制造要想真正抓住机会,还必须在创新能力、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近年,笔者在德国报道行业展会的一个感受是,虽然中国已经诞生一批全球领军企业,但很多中小企业仍然只是在从事贴牌代工,其竞争优势来自廉价劳动力而非创新能力。一些接受采访的中小企业坦言,由于进取精神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职业培训不合格等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创新动力不足。
而相比之下,德国的创新以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不仅解决德国大部分就业,也是德国制造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些企业虽规模不大,但凭借创新而来的专业技术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控制全球市场的“隐形冠军”。
人才培养也不容忽视。一些工业强国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其工人已经积累了很多与机器打交道的经验,而这种经验在中国工人中还比较缺失,在智能生产时代,中国工人需要同时接受关于工业制造和数字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因此,面对越来越高的人才要求,人才培养会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大挑战。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