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网公司以1号文件的形式公布了今后10年坚强的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一项由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与的中美智能电网研究项目正在推进。与国家电网的坚强智能电网更加关注特高压传输不同,该项目关注的是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核心的需求侧智能电网建设。
以上情况表明,智能电网的建设路线目前尚存争议。
两种方案被提出
目前,智能电网建设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另一种是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前者强调输电,后者强调配电,而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力推的是坚强智能电网。
2010年1月14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2010年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将在电网建设方面投资2274亿元,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投资的重点。
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连络部新闻处副处长刘心放表示,国家电网公司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接收端,以东北、西北电网为输送端,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坚强电网结构。
此前,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曾表示,我国的智能电网首先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具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征的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核心环节,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能源集中分布特点所决定的。
记者了解到,特高压传输工程建设也是南方电网公司的工作重点。
虽然特高压传输工程建设成为两大电网公司电网建设的重点,但刘心放表示,对智能电网建设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获得政府的支持。
“政府或许更倾向于建设以需求侧为主的清洁、高效、分布式智能电网。”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参与的中美智能电网研究项目就是例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此前曾说过,“我们认为,智能电网应该是清洁、高效、分布式的电网,但也有不同的意见”。
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
从目前来看,业界对于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特征的智能电网的建设仍存在争议。智能电网建设两种方案的提出,都有其充足的理由。
“最典型的莫过于目前的电荒。”刘心放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电力需求持续攀高,华中电网缺电300万千瓦,西北电网却富余1000万千瓦,但现在的电网无法把西北电网富余的电力输送到华中电网,这就需要特高压传输。
刘心放表示,如果建成坚强智能电网,西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电力传输就不再成为问题。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西北电网的电就能低成本地运输到华中电网。“这样,企业就不用在订单增加的时候为电力供应不足而发愁”。
“当然,这对国家电网公司也有利。”刘心放表示,如果西北电网富余的电用不掉,就需要电网来埋单;而华中电网本来可以卖更多的电,但没电可卖。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以特高压传输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智能能源研究组组长武建东提出,应大力推进以智能超导电网取代国家特高压输电网工程。武建东认为,我国电(600795,股吧)力行业的变电器等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能力具有实现智能化的物质基础。
武建东说,我国实施智能电网改造初期投资只需要3000亿-5000亿元,而且对变压器、智能终端、网络管理技术等行业拉动巨大,每年至少可拉升国民经济1-2个百分点。如果从现在开始就着眼于互动电网的建设,其效益非常巨大。如果扩大投资规模,我国将可能成为主导全球互动电网变革的国家。
一位风电行业人士表示,坚强智能电网肯定要建,不然电力输送不出去。但这样一来,国家电网公司的话语权将更大。
可再生能源并网是关键
“其实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可再生能源并入网络。”国电(600795,股吧)动力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兆光表示,可再生能源并网问题以及蓄电问题一直是让国家电网公司头疼的问题。
胡兆光认为,现在距离实现智能电网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多种技术研究都是可以的。
IBM建议,在考虑智能电网建设与改造时,首先要对电网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进行业务变革和管理变革,从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域和业务着手。对于输电网的智能化,应有条件地选择性试点,并与新建和改造紧密结合。智能电网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案,电网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业务目标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智能电网进行调整,以适合自己的情况。
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建设智能电网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智能电网的前景看好。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看起来更像是因特网,可以接入大量分布式的清洁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并整合利用电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对电网进行更完整和深入的洞察,实现整个智能电网“生态系统”的实时决策。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