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温室气体减排、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次会议召开前夕,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加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探讨新能源发展等问题,以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找到出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博士生导师张来斌说,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的世界经济复苏中,新能源被寄予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带动经济复苏的厚望。接受和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也是缓解人类发展与环境矛盾之间的必要措施。这一过程对企业来讲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是机遇,还是挑战?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新概念:激发探索新思路
什么是新能源?这是讨论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然而,学术界还没有就这个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来自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的专家说,有些人混淆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概念。一些传统能源被误认为新能源,如清洁利用的煤炭、油页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是相对不可再生能源而言的,它本身不会因使用而减少,或者是可以再恢复的,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这位专家认为,新能源应该具备三方面特点,即能够使用过去不使用的资源;使用这类资源的技术是新兴的或正在发展的;较传统能源,其利用效率和所产生的环境效果都会有显著改变。部分常规能源,如果单纯或简单的提高一点儿效率,或者是在去除所含污染物方面有一些清洁的技术,这个一般不应该把它视作新能源。
来自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的专家,在介绍先进能源技术发展方向时,采用了化石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分类方法,并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核能技术列入新能源技术中。
“到底什么是新能源?”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王江说,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可替代能源,现在又出现新兴能源、先进能源等,还有其他。实际上,新能源在国外的标准术语就是RenewableEnergy(可再生的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研究员郭庆方认为,任何概念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任务。无论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还是清洁能源、新兴能源,实际上这些概念的本质和任务就是两个:替代常规化石能源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新趋势:描绘发展新蓝图
论坛上,基于对新能源概念的不同界定,与会专家学者对新能源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各不相同。美国塔尔萨大学商学院教授马克汉姆·克林斯说,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战略可以用“变革”一词来概括:对化石能源说“No”,对可再生能源说“Yes”。奥巴马政府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到2012年在能源结构中要占10%,到2015年要达25%,风力、核能、地热、太阳能在美国将呈现增长趋势。
生物能源则受到道达尔的关注。道达尔(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研代表徐忠华说,道达尔主要是关注一些非粮生物能源。从长远看,粮食是一个比能源更受关注的话题,道达尔希望开发第二代的非粮生物能源,比如基于纤维素的水解、基于藻类的一些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
郭庆方更多的是关注农业生物质能。发展农业生物质能,原料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能源作物,如小桐子、麻疯树等;一个是农业副产品。郭庆方认为,农业副产品特别是秸秆,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发展农业生物质能,从原料上讲,应该主要依靠秸秆。
来自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的专家认为,高效、清洁、低碳、低成本、可持续的技术是新能源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他说,“十二五”期间,我国电网领域重点是要发展智能电网,并要为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创造机会。现在科学家在讨论“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不是可以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二氧化碳利用方面,国际上注重CCS(碳捕获、封存),但是我们更希望能够把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资源大规模利用,所以比较关注CCUS(碳捕获、封存、利用)。这需要科学家和产业界一起来积极探索。
智能电网和CCUS分别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牛东晓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李明远演讲的重点内容。牛东晓说,我国60%的煤用于发电,要想改变这种结构,必然要大规模引入可再生能源发电;要实现新能源接入电网、稳定输送,必须要用智能电网技术。
李明远谈了对“绿色石油”的畅想:燃烧1吨石油可释放出2.68吨二氧化碳。如果将二氧化碳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并且用于开采1吨石油的二氧化碳大于2.68吨,那么就会实现因石油使用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为零或是负值。用这种方法开采出来的石油就可称为“绿色石油”。据李明远介绍,这项技术目前正在大庆、胜利等多个油田实验。
王江则认为,发展新能源,当前较为现实的、可以规模化、产业化的,有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和地热能等,而太阳能光伏、风能、燃料电池等,可作为战略选择来发展。
新机遇:拓展未来新视野
日前,中国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
为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增加投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瑞盛投资公司总裁丁自选介绍说,据粗略估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的投资可能会达到4.5万亿元。
美国提出,包括未来十年投资1500亿美元以创造500万个绿色能源就业岗位和到2015年增加100万辆电动汽车等在内的一揽子计划。
这些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数理系教授石军,通过对我国能源结构实施计量经济学分析,证实新能源确实有逐渐替代传统能源的趋势。有人认为,新能源的崛起对传统能源企业是一个挑战。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政策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张书文并不这么认为。他从新能源崛起中看到石油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张书文说,目前,全球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占到87%。即使其他能源技术非常可靠,在短时间内,这种能源结构也难有较大改变。所以,新能源对于传统能源来说,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是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现实选择。
另外,新能源的发展为包括石油公司在内的企业拓展新业务提供了机会。张书文说,石油企业加大生物质能的开发,可以与石油产品形成互补。
在我国,煤炭作为一次能源,今后可能主要在电厂使用。碳分离、运输、注到地下的成本是目前市场难以承受的。但张书文认为,这对石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储备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机会。当油田废弃后,石油企业可以利用地质上的优势,选择一些构造进行二氧化碳的封存。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今后如果碳排放权金融化,那又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些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来斌说,中国能源企业应该抓住机遇。
中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将通过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鼓励开发煤层气,大力发展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互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中国能源发展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坚持以平等互惠和互利双赢的原则,以坦诚务实的态度,与国际能源组织和世界各国加强能源合作,积极完善合作机制,深化合作领域,维护国际能源安全与稳定。摘自《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可再生能源发展总体目标
今后十五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加快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大力推广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要目标。
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要建立起完备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大幅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打好基础。2020年以后,要使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使可再生能源成为重要能源。摘自《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
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各类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技术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领域如下:
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
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200万吨。
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180万千瓦。
其它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达1200万吨标准煤。到2020年,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