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mens x
原创

大模型是数据要素实现价值的最短路径

2025China.cn   2024年07月19日

智能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7月5日,以“向新而行 智驱未来”为主题的2024 WAIC智能趋势论坛在上海举行。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以“大模型是数据要素实现价值的最短路径”为主题探讨了数据要素和大模型之间的关系。他表示,发挥数字化价值的桎梏是数据断点,大模型更好地弥合了数据断点。未来一切智能硬件被AI大模型驱动,一切软件系统被AI大模型重构,一切数据被AI大模型激活。

以下为演讲实录精选:

数据要素和大模型的关系

我们给出一个判断,大模型可能是数据要素实现价值的最短路径。

大模型未来可能会应用到什么场景?

我觉得有三个重要的判断。第一个判断是未来一切智能硬件会被AI大模型所驱动。第二个判断是一切软件系统会被AI大模型所重构。第三个判断是一切数据会被AI大模型所激活,今天的手机、电脑、汽车、机器人、摄像头,有些已经成为产品智能化水平提升的载体。

未来的手机、汽车都会无所不在,当一个产品有了芯片,它大概率就有可能被大模型所驱动。今天我们看到手机里的APP功能在迭代,PC里的Windows office,WPS,企业的经营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ERP,制造执行系统乃至控制设备运行的PLC,SCADA,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今天都在被AI大模型所重构。当所有的硬件被大模型所驱动,所有的软件系统被大模型所改造的时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数据要素发挥的作用会被大模型激活。

弥合数据断点是数字化转型再进一步的关键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做一个极度抽象的话,我把它概括成一句话: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今天的需求越来越碎片化、个性化、实时化、场景化、互动化非常的复杂。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里边,数字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它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一句话就是数据如何在一个系统里边自动的流动。

现在工厂里的智能车间、机器人、数控机床是智能制造吗?也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是什么呢?

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是什么呢?是获得一个汽车、一架飞机、一件衣服的订单之后,订单的信息在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测试、产品维护的每一个环节流动。

今天,制造业变得个性化的时候,如何既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又要满足个性化需求呢?核心是数据在一个制造系统里边,从过去基于文档的流动,到今天基于数据的流动。数据的流动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动的流动。

你能够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而且不需要人去干预,这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个环节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人进去,当只要人进到这个环节里边,它的效率一定会打折扣,那人进去干什么呢?人进去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开发各种各样的模型、算法、软件、调度,这是人的价值,就要干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发现,在数据自动流动的过程中有很多断点,这个断点的原因是因为人要开发各种模型、算法、软件。如何把断点通过软件或者大模型的方式去弥合,是今天数字化转型再向前走一步的关键。

软件系统被AI大模型重构

我刚才提了一个概念,叫做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问题是你怎么知道正确还是不正确?正确不正确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两个东西,第一个叫数据,第二个叫软件模型或者算法。

当你把数据输送到软件模型里边,它会解决4个问题,从低级到高级,你可以在数字世界里边去描绘物理世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将会发生什么?以及人会怎么办?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人参与的越来越少,当你最终不需要人去参与的时候,叫做自动化。

而这个过程中,当你数据能够自动流动,最终完全替代人的决策的时候,最终的目的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这里边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软件,什么是软件?软件的本质是事物运行规律的代码化。我们现在构造了三个世界,一个是我们看到的物理世界,我们需要研究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电磁的规律,要把物理世界的运行的规律化规律、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代码化、代码软件化,再用软件加数据去优化这个世界。

在过去我们对于软件的开发构造的这样一个算法,对世界的认知的规律都是人去完成的,人把自己的规律变成一套算法,写成一行代码,注入到这个系统里边。

今天大模型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把人编软件、编程的这项工作局部的替代了。未来模型能力的增强,更重要的一个标志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人去解决这个问题。

案例1:大模型替代生产工艺的代码

拓斯达基于通义大模型构建专属制造大模型,实现无代码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大幅提升生产流程换线效率,低成本、高效率实现柔性制造,换线时间从3天缩减至8分钟。

案例2:BI开发代码一汽Chat BI 上线

中国一汽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汽车行业首个大模型应用GPT-BI,基于自然语言交互进行数据查询、秒级别报表生成,实现数据实时穿透,做到“问答即洞察”,利用大模型助力企业决策方式升级。

我经常说的一个观点是,过去AI解决的是有限问题的有限解。今天大模型带来的是无限问题的精准解,从一个封闭的问题切换到了一个开放的问题。

案例3:标注与规则代码

2023年9月2号,1200万人围观马斯克特斯拉自动驾驶。当他从车里边出来之后说了一句话:我的工程师们从来没有写过一行代码,告诉我的车应当停在什么地方,但你们刚才看到了,它总是停在它应该停的地方。此次采用的FSD V12版本,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改变了过去自动驾驶海量标注的训练方式,通过海量数据+BEV + Transformer,只需要2000+行代码就可以实现。

传统数字化与大模型时代数字化的差异

我们再回到今天要讲的一个主题,传统数字化与大模型时代数字化的差异与价值,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技术体系,人员要求,业务价值。

从技术体系来说,传统数字化的数据价值是沿着“业务-采集-分析-决策”的实现路径,大模型时代这个逻辑变了,你给输入它就会有输出。从执行程度上,数据流动取决于业务决策的链路,很多时候无法形成闭环,而今天大模型更容易形成一个闭环,创造价值。从建设成本与周期上,很多时候传统的数字化要根据场景逐个制定个性化的周期方案,成本高,周期也比较长。而现在基于大模型,通过泛化能力和微小批量的构建能力,成本更低更快。

从人员要求来说,过去企业人员专业要求高,比如机器人现场调试,现在门槛降低、普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智能体-自然语言”多角色互动参与。

从业务价值来说,过去是根据需求定制解决方案的路径,价值有限。而今天是全面提升预测和能力,重新定义产业智能。

传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今天的AI大模型有什么本质区别?

过去,客户场景,GPT BI,机器人,工业设备的一个重要方法论是人根据设定的场景,把软件算法植入给这个设备,是在有限的问题,有限的场景确定指标,固定的路线解决问题。

大模型来了之后,使得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更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更高,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在一个开放的指标里,在一个随机的任务里自主的解决问题,这是两者最本质的一个区别。

标签:阿里云 大模型 我要反馈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专题
即刻点击并下载ABB资料,好礼赢不停~
优傲机器人下载中心
西克
2024全景工博会
专题报道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4将于7月在上海举行,论坛时间7月4日-6日,展览时间7月4日-7日。WAIC 2024将围绕“以共商促... [更多]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4月22 - 26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贸易展览会,本届展览会... [更多]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