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管理

万亿赛道开启,储能产业如何破局?

2025China.cn   2024年04月03日

2024年,我们站在“3060”双碳目标提出的第四个年头的新起点上,同时也迎来了储能行业的关键转折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数据库披露的最新数据,仅2023全球单年新增装机(103.5GWh)就已超过全球的历史累计规模(101GWh),在这一全球储能浪潮中,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3.22GW/51.13GWh,实现了同比飙升221%的骄人成绩,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内卷和同质化愈演愈烈,未来全球储能还有哪些新趋势和增量空间?如何构建高效、可持续的储能行业生态系统?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我们邀请了储能行业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共开破局之路!

一、2024:储能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1、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 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李超

近年来,中国围绕双碳目标积极推动产业实践,提出了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两个重要目标。中国储能行业也已经从商业化初级阶段逐渐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正在持续加速发展。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储能产业一定能成为嘉定工业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嘉定工业区将协同产业联盟和龙头企业,聚焦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共同开发更多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助力新型储能产业行稳致远。

2、通用技术国际集团 副总经理 武艺

随着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新型储能产业的内卷突围:可以从以下路径实现,坚持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发展储能行业的新质生产力,鼓励高性能、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的重要技术路线发展。加快国产储能的出海布局,抢跑海外储能黄金赛道。加强产业链共建,共同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储能产业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健康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储能生态圈,共同应对行业挑战,创造市场增量。

3、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张剑辉

新型储能企业已新增过万家,储能系统集采中标价格持续下降。这种内卷的表象之后,实际上是市场和技术双重驱动的结果。可以预见2024年将是储能行业的分水岭,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寻求突破,冲出内卷,必须将价格竞争变为价值竞争,探索多种应用场景。数字化背景下,行业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赋能,构建起一套多维度的分析方法,打通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从长远看来,储能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本质上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不断升级。

4、厦门科华数能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李元元

2023年储能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储能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一年储能政策持续向好,技术创新百花齐放,产品层出不穷,项目大规模落地,也见证了储能装机规模三倍于2022年的增长。同时,储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成本、安全、收益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储能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道路上,储能企业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以先进产品和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为储能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5、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 刘伟增

2023年被称为中国工商业储能的元年,储能产业在冰火两极分化中砥砺前行。一方面资本破圈跨界入局,新型储能产业链百花竞放,百舸争流,工商业储能的发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低价竞标,订单退货等问题逐渐暴露。其风正劲,其势已成。储能行业方兴未艾,未来的路还很长,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激烈竞争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历久弥坚、脱颖而出。

6、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慧能源 副总裁 许海亮

2023年我国出台多项具有实际推动作用的储能政策,着眼于新能源配储储能项目补贴、标准储能规划布局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储能行业可持续稳健发展保驾护航。在储能行业刚刚跨过高速成长红利期的当下,市场逐步迈入城市化发展的新阶段,机遇与风险并存,为了对抗内卷带来的产品同质化,价格战等问题,企业必须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优化等方面多下苦功,建立良好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品牌实力,创造更深远的价值。本次嘉年华盛典以机遇与风险并存,创新与战略相融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领袖、学者代表等大咖齐聚一堂,从不同视角出发,发表对于储能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把脉储能新方向、新赛道、新市场。

7、储能领跑者联盟 理事长 杜笑天

储能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时不可或缺的力量,“十四五”规划也是我国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储能领跑者联盟作为致力于深度赋能储能行业的平台,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政府、企业、投资者以及所有储能产业的从业者提供有用的参考和决策支持,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建言献策,联盟将在新的一年里持续推动新型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和创新发展。

二、纵览全球,前瞻储能市场新趋势

1.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综合能源事业部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 唐远远

近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并在战略层面充分发挥中车集团在美洲、澳洲和欧洲三大区域的布局优势。同时,我们也在东南亚、中东和中亚地区逐步加大力度,坚信市场发展前景光明。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注意到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正受到技术迭代和创新的推动,导致成本下降。特别是去年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下跌,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2、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秦伟

储能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它偏向于针对应用场景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在电源端,储能技术的研究应着重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用户端,经济性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储能技术的研究应深入挖掘其潜在的需求和问题。此外,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应注重跨界融合。许多其他行业的技术,如热管理、风险防控等,可能在现有的行业中找不到解决方案,但可以在储能技术中找到应用。例如,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可能与储能技术相结合,产生新的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

3、远景集团 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CEO 田庆军

储能市场的潜力巨大,其发展空间不可限量。这主要基于两大支柱: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持续改革。随着中国储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对储能技术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确保资产的增值保值和风险规避。国际市场对储能的并网技术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储能市场对服务能力的要求也在提高。这包括前期的沟通协调能力、中标后的工程交付能力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维能力。国际开发商尤其重视储能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这要求企业不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确保资产的增值保值和风险规避。

4、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张剑辉

中国储能企业虽占全球出货量90%,但国内市场规模仅占全球约1/3。储能装机量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对于长期发展,中国企业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还要看到海外的广阔市场。海博过去10年的发展与技术团队的经验密切相关。未来10年,将开启国际化进程,目标是3~5年内使海外业务规模与国内相当。

当前观点认为国内市场饱和,应转向海外赚取高额利润。但我认为,赢得海外大型储能订单考验的是企业综合实力,包括从销售到运维的全链条表现。前期投入大,实际利润未必高。企业应综合考量自身能力。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文化差异和地缘政治风险,这些远超产品和技术风险。

5、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袁宏亮

储能行业在未来5至10年内的增长是确定无疑的,这一趋势受到中国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以及全球能源格局变化的驱动。然而,在这个增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事件导致某一年份的增长异常快速,而随后的一年增长可能会放缓。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快速发展的高峰过后,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退出或被淘汰。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生存,然后再考虑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

储能行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特征,类似于其他行业,如锂电池上游材料行业所经历的周期性变化。目前,储能行业正处于其发展周期的初期阶段,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储能行业在未来几年将面临市场重新配置的挑战,这将为优质的、有责任感的储能企业提供发展机遇。

6、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创始人、董事长 刘伟增

政策驱动下,各省实施差异化策略,而工商业市场正在起步,对产品要求更高,特别是安全和经济性。作为投资商,追求稳定且长期收益,可能更注重收益最大化而非初始成本最低。因此,工商业储能市场与奇点的产品定位高度契合。我们提出模块化All in One产品技术路线,虽成本较高,但经济效益明显。 产品战略我们倡导产品化、标准化设计,优化制造、供应链及安装交付运维环节,实现价值最优和产品持续迭代。坚持系统视角解决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价值观上,追求在相同投资下,用奇点产品及方案获得最佳收益。

7、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承军

光伏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为储能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的发展轨迹对储能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正如光伏行业经历了3年小震荡和5年大震荡,储能行业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周期性波动。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发展战略。

因此,企业在制定储能发展战略时,可以借鉴光伏行业的成功经验。一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二是要坚持“走进去”的战略,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和文化,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三是要坚持“走上去”的战略,通过产品技术和市场营销创新,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破卷突围,探索储能增量新空间

1、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光储集团中国大区储能业务总裁 胡中胜

全球储能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单体项目容量甚至超过10GWh。国内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新能源在电压频率不稳定,储能可以稳定电网波动、平衡峰谷价差、能源灵活调度是现阶段最经济高效的解决方式,储能产品需要更关注电网支撑,如阳光推出的干细胞电网技术。现阶段的较量是谁能做储能整体解决方案,谁能提供一体化运维服务,谁能保障客户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收益。在容量上有媒体预测今年的储能市场需求可能达到80GWh甚至100GWh,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关注工商业储能市场预计今年可能达到10GWh,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杭州高特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徐剑虹

去年,储能行业增长率超过了200%。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储能价格出现持续下滑,从年初的1.6元/Wh降至目前最低的0.55元/Wh。在BMS领域,价格已经跌至三分钱以下,价格压力使得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高特公司在BMS出货量排名第一。对于储能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关注成本问题,更应该关注如何解决安全和价值问题。以BMS为基础,发展数据服务,利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研究和实现边缘端电池安全状态的实时秒级诊断,实现电池性能和运维策略的智能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3、浙江驰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践道

在探讨储能行业的内卷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它背后隐含的机制。首先,竞争是积极的,它表明储能有利可谋;其次,从用户和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竞争是必然趋势。目前,长三角规上企业约有26万家,即使再增加10万家企业,中国市场也能容纳。储能市场规模将呈现螺旋式上升,储能周期尚未结束,仍需保持长期主义。企业只要能生存下来并创造价值,就能在机会中找到自己的份额。这一过程中,用户思维和安全性问题是恒定不可缺少的。工商业用户需求多样化,需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以驰库科技来说,我们的产品定义是一个10年期的电站而非单一储能系统,这使得我们能够全面考虑安全问题。

4、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 总经理 施婕

今年储能的卷成为了关键词,在2021年分析市场趋势时就已经预见到当前局面。当时,我们团队提出了“运营+”的战略,目标是找到一条既能获取利润,又能在资产积累过程中实现盈利的路径。当前,储能设备价格受到压制,尤其是大型储能项目,价格不断下降。

我们更加关注储能资产的盈利模式,用户侧储能因收益相对明确而备受关注,但仍有投资者担心峰谷价差可能缩小。需要关注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现货机制的发展,贵州地区的实践表明,新能源的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电网的不平衡性将加剧,需要更多的储能来解决。相信储能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更好的电力市场机制,为储能创造良好的收益渠道。

5、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封安华

双碳背景下,每年风光的渗透率要几百GW,储能作为中间重要的调节能力,它的增量空间是毋庸置疑的。从整个工商业来讲,未来的盈利模型一定是多元化结构,单纯的峰谷套利在未来一定不适用。企业要不断的技术迭代,不断的技术创新去迎合电力市场的变化,迎合新型电网体系的变化。从整个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构成来讲,出海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方向。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全球化市场,空间很大、机会很多,赛道非常广阔。

6、亿恩新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总经理 于鹏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经营战略。在源网侧储能方面,总成本领先策略是关键,企业应优化成本结构,提升竞争力;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坚持聚焦策略,深耕擅长区域,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在产品策略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研发团队要围绕长寿命、大容量、高安全性和高转化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工作。

2023年储能行业虽然快速增长,单页暴露出一些问题。2024年储能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和资本运作三个关键要素。

四、智启未来,聚焦储能技术新方向

1.储能领跑者联盟秘书长 段明星

自EESA储能展和光储充大会首届以来,行业和参展企业经历了显著转变。特别是在2022年和2023年,联盟见证了某些企业快速崛起,其中,有的企业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2023年成为国内领先者。这表明新兴企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并可能引领更多企业跨界或转型,专注于储能领域的发展。同时,也观察到行业内的分化现象,特别是在源网侧企业与表后市场企业之间,它们在项目规模、资源需求和市场适应性方面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源网侧企业往往承担更大的项目并需要更强大的资源支持,而表后市场企业则更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整体而言,市场的活力和新进入者的积极参与预示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储能领跑者联盟不仅仅是一个活动组织者,更是一个行业赋能平台。联盟已经计划并推出一系列产品来服务和支持成员单位。例如,通过与谷歌和领英等合作伙伴举办的嘉年华盛典活动,为参展商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价值和优势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合作方的曝光机会,而且帮助参展企业更好地解决其特定需求。储能领跑者联盟致力于为储能产业中的企业提供实验、体验优秀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机会,确保能够准确地向参展伙伴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

2、中能锂电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市场和商务总监 张卉

中能科技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能够研发及生产多样化的储能产品并进行销售及交付,特别是在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领域。公司从海外业务起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已成功落地多个项目案例,成立至今全球累计交付量已达到约3G瓦时。对于整个市场尤其是大储、工商业市场国内竞争较为激烈,中能科技不会单纯依赖价格竞争来获取项目。中能科技创立的初心是提高储能在全球商业化落地的效率,依托于自身渠道资源优势及客户获取能力,欧洲、亚太、美洲以及国内市场,这些构成了中能科技当前的四大重点市场。

3、TÜV南德意志大中华集团智慧能源副总裁 许海亮

TÜV南德意志集团作为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持续深耕储能、包括储能、光伏、逆变器、充电桩还有新能源汽车等等细分行业,在产品认证检测、审核、验收环节助力企业以满足国外的标准以及海外客户对品质的要求;另外储能作为实现双碳的重要手段,TÜV南德的碳管理服务覆盖产品碳足迹、减排与低碳路径规划、能效管理提升、碳资产管理及绿色投资投资评估、碳中和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提供服务。

展望未来,光储这个行业未来将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它的趋势是越来越向头部集中,价格还会有下降空间,但是可能不会再有这么快的速度,与此同时储能行业的门槛将抬高,整体市场将会趋于稳定向前发展。

4、浙江驰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践道

储能市场(工商)需求放缓,是客户在面临多重选择下推迟了需求释放,但储能市场的大趋势不会发生变化。价格和服务的内卷会进一步推动产品标准化、规模化降本、智能化提效率,考验产品的稳定性。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逐步推动储能在低收益地区开展应用。

从技术方面思考,储能接轨人工智能是可能的,但其运算量和参数变化并不多,采用大模型的方式不太可能实现。有两种结合,结合一是在储能系统管理(设计,安装,生产)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效率,这是浅层的数字化应用。结合二是与储能系统深度融合,这依赖于硬件和传感器的标准化程度。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实现传感器到控制终端(PCS,开关,风扇,启停信号,外部数字信息)的端对端的控制,减少人工代码的编写,减少中间层(BMS,PCS,EMS)的硬件嵌套和软件嵌套,从而机器自适应环境自我提高,而这一切都依耐于硬件架构的相对稳定。

5、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杨晓光

关于储能产品认知,最初,我们认为储能产品只是一个电力设备,类似于充电宝,仅需完成基础功能即可。然而,随着产品稳定性和成熟度的要求提升,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强大的数字化能力。由于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且设备使用会导致性能参数逐渐变化,使用传统方法难以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弘正的技术团队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首先,优化了用户现场调试,简化施工流程,标准化场景 ,设备出厂前在虚拟环境中复现用户现场条件,进行完备性测试,确保在施工现场少调试甚至零调试,1至2天内用户可实现“所见即所得”,服务做了延伸。。其次运维端的智能化平台能够预测和分析潜在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实现了核心部件的远程OTA升级。这些创新和不断的迭代升级大大减少了行业初期大量的手动调试,高成本的运维成本,并且给同一用户提供了可选的多重价值,让服务直接延伸到运维、运营的全过程。通过数字化服务提高了整体竞争力,并且不会轻易被模仿。

6、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波

奥特维是一家坚持自主开发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聚焦光伏、储能、半导体装备及智能制造系统。帮助储能企业“提供”从电池单元,到模组Pack,到集装箱的整体决方案,围绕降本增效、质量升级、产量加速等维度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奥特维将坚定不移的深耕行业,横向拉通产业,纵向做专做精,与行业协同健康发展,携手中国制造业全面引领并赋能全球智能智造。

7、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与动力电池研究院-助理院长 闫龙龙

储能技术的延展和升级目前主要围绕三个领域,一是安全问题。当前,行业对储能产品要求升级,安全问题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对安全的标准也在提高。二是循环性能的优化。这是各家储能厂商都在努力的方向,需要大量投入进行研发。三是能源转换效率。过去几年,电池的放电效率很低,这会影响运营投资回报率、系统温度管控和寿命,进而影响性能。因此,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性能。

鹏辉能源目前在储能技术方面进行了多项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4年计划实现-20度至-30度的充电能力,并且在-3度至-30度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放电性能。未来,将持续探索极端温度下使用的技术,最终实现自然散热,使电池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8、广东省豪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技术总监 李靖

由于成本下降过快以及原材料库存过多,储能行业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下企业要先确保生存,随后追求发展,耐心静待行业洗牌。未来储能电芯将朝着高能量密度和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例如320Ah、340Ah、600Ah等规格,同时循环次数有望达到15000次。豪鹏科技会抓住这次机遇,提前布局研发高能量密度、高性能的电芯和电池,特别是大容量电池。此外,公司还将重视解决大容量电池在散热和一致性方面的问题,通过预研和测试验证确保产品质量,然后逐步推进小批量和大批量生产。

(原创)

标签:储能 我要反馈 
参与ABB电机与发电机拼图挑战赛赢取探厂等好礼,快来挑战!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西克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专题
专题报道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专题

2024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将于4月22 - 26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贸易展览会,本届展览会

安全走向数字化
安全走向数字化

如果说安全是过程工业的基本盘,数字化是过程工业的新锚点,那么作为2023 NAMUR中国年会唯一的赞助商,HIMA与这次

第三届EESA储能展
第三届EESA储能展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