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7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会议重要话题的“碳中和”相关技术与产业服务等内容首次设置在首钢园。而十几年前,百年首钢正是在城市的低碳环保和产业转型升级双重使命之下,才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如今时光流转,当传统工业遗存风貌与现代数字技术在这里交汇,再次为这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画上了一个特别的注脚。
碳中和是产业链的全面考量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2020年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其实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节能减排就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被提了出来,并且2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践行这个目标。施耐德电气发布的《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中指出:节能的目的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碳中和与节能减排虽然都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这个共同目标,但是碳中和作为一种升级的,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其内涵和外延比节能减排的范围更为广泛,几乎影响到经济,产业和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如此,碳排放打破了传统的系统或组织边界。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陈蔚蔚认为:“无论碳中和还是气候温度控制,已经不是某个企业能够解决的议题,它需要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动、协同,需要全行业共同推进。” 换言之,减碳是需要对企业自身的生产运营及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面考量。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专家,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帮助企业进行绿色实践是施耐德电气擅长的。面对减碳目标,施耐德电气针对企业自身及供应链提出了明确的时间线:计划到2025年,将自身工厂的能源效率再提升15%,并建立150个“零碳工厂”,2030年,公司运营层面实现净零碳排放;在供应商层面,通过绿色采购和培训赋能,到2025年将使前1000名核心供应商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2040年端到端供应链实现碳中和。
“四步走”迈向碳中和之路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对21个行业的110多家领军企业开展调研发现,虽然近9成企业对减碳充满信心,但是60%的企业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减排计划和碳中和时间表。顶层规划能力弱、缺乏有效技术手段、绩效成果难披露是企业在碳减排过程中面临的三大主要难题。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企业亟需可执行的系统性方法论指导。
聚焦企业减碳痛点,施耐德电气为企业提出了“四步走”建议:
战略规划:立足企业愿景及行业趋势,构建可持续发展整体战略规划;
体系设计:设立减排目标,明确减排路径,确定各项行动的优先级;
执行优化:不断优化能源采购、效率提升、环境抵消、协同供应链等维度的表现;
绩效展现:借助数字化技术持续追踪减排效果,并进行绩效披露。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发展部中国区负责人、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认为,“碳中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行动之前先理清低碳化进程的目标和思路,会让企业少走很多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收效。” “四步走”路线以顶层战略设计为先导,从企业各个维度为企业迈向碳中和之路提供切实的支持。
五大服务成果,让碳中和从咨询到落地
服贸会期间施耐德电气以“服务”为契机,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从顶层规划到落地执行的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含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电气资产健康服务、电气系统优化服务、能源效率提升服务、综合能源服务等五大服务解决方案。 这种形如“一梁四柱”的架构,支撑起每个企业践行碳中和的绿色构想。
碳中和战略及顶层设计咨询服务在企业战略规划、管理提升、执行优化、运营与绩效的四大阶段,帮助企业建立集团级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并量身制定集团级和企业级碳中和路线图。虽然推荐以咨询开启碳中和之路,但如果咨询公司只能给客户提供设计路线和方法,却没有具体的工具和技术指导,现实中解决方案往往很难真正实施、落地。
在熊宜看来,“企业自身长期的管理实践和能够落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则是施耐德电气和传统咨询公司的最大区别。”施耐德电气具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长期实践,从设计阶段到工厂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这种经过实践和验证的经验为制造业、楼宇、园区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例如,施耐德电气在服贸会现场发布的新一代数字化能效管理平台EMS+,采用模块化设计、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定制化开发和分析功能,灵活的拖拽化操作和高效的数据处理,可以协助客户在建立减碳目标、制定双碳规划、落实项目举措方面,实现碳效数据的追踪核算。
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完成的230个项目,帮助企业的碳足迹实现了最高50%、平均20%的优化;节能降耗方面,实现了最高85%、平均24%的优化,绿色改造投资回报时间最快仅0.75年。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巨头佛吉亚,意法半导体,日用消费品公司高露洁公司,美的集团等不同领域的头部企业均基于碳中和咨询服务与施耐德电气开展战略合作。
虽然目前国企、央企等大型企业仍是减碳的主力军,但是施耐德电气的客户群体中涵盖了很多中小型企业。熊宜表示,施耐德电气希望以自身经验和数字化技术赋能各种类型的减碳参与者们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共同迈向碳中和。”
(IIANEWS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