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在各界的努力下中国的抗疫成果令人振奋,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疫情对于我国医疗系统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人员调配、医疗物资设备、防控体系等都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在这种严峻的考验下,一些被忽略的医疗基础建设相关的功能缺失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未来疫情常态化的发展状况,如何快速弥补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不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成为了未来医疗发展的关键问题。
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问题,我国已经制定了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公共卫生相关项目建设的投资总量将是去年的两倍1,集中支持公共卫生领域的建设。在未来将重点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尤其是针对疫情初期“爆发式”需求所导致的问题,包括发热门诊的收治、传染病救治的床位、重要的医疗设备以及医疗物资缺口等问题都将一一解决。
后疫情时代,医院基础建设面临新挑战
随着冬季来临,新冠肺炎、秋冬季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这些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多样,可通过患者喷出的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也可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等接触传播,甚至不排除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对于前面两种病毒的传播方式,可以通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勤洗手、表面消毒等手段来降低传染风险。然而对于第三种传播途径——气溶胶,这些防护手段却起不到保护效果。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在发布会上强调,一直以来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都是管理的重点,也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无论是在日常的医疗管理当中,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当中,都应把院感防控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推荐。
如何能更加彻底的阻断或降低医院内空气交叉感染,封锁病毒的传播途径,这对医院基础设施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类空气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必须在全新风全排风的负压手术室内进行手术。相较于正压手术室是保护患者不受感染而言,负压空气隔离室的目的是保护其他环境不被病原体传播,以免造成更大面积的外扩性感染。
通过空气压力控制气流的方向,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外扩。在手术室、传染病房、检测室等病毒传播的高危区域,通过完善精确气流管理,能够更好的保护医患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院内交叉感染。
精确气流控制为医院平疫结合提供解决方案
受现行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限制,新建综合医院难以充分考虑发热门诊、负压病房等防疫设施建设需求,继而无法保证重大传染病事件发生时病人的收治及杜绝院内感染等问题。如果简单的将传染病科室做大,又会造成平时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改造医院的基础设施,使之更好的隔绝传染源,减少病毒的可能传染途径呢?这挑战了医疗系统的应变能力,要求医院必须拥有相对的弹性,可在平时与疫时进行功能转换;同时,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可能。
作为智慧医院和精确气流系统控制领域的高科技企业——霍尼韦尔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事实上,如果采用合适的空调系统以及新风系统,配备将普通病房快速切换成传染病隔离病房模式的能力,就能有效阻断/降低院内交叉途径感染。不论是新场地建设,还是旧场地改造,使用医院环境气流控制解决方案都可以将改善空气交叉感染的作用发挥得游刃有余。在应对疫情紧急需求时,普通病房、手术室在一秒内完成负压病房或负压手术室的切换。
精确气流管理系统,从空间风险等级分布监视到环境参数监视最后精确控制气流组织形成完整快速的控制闭环满足了空间、环境、人员的安全需求。
图一:空间上明确三区两通道的划分及环境气流控制的要求
手术室区域也能通过精确的气流组织管理系统对要求更为严格的手术室不同区域进行更精密更快速的响应和控制。以保证不同手术的环境安全差异化要求。
图二:手术区域不同风险污染区的气流组织管理
除此之外,精确气流管理系统还能解决ICU院内获得性感染问题,这不仅可以降低传染性疾病的院内感染,还能降低耐药菌感染问题。通过稳定的气流控制,降低院内病菌的感染率,减少不合理的用药,避免了不良反应和广泛耐药性。
可以说精确气流管理系统投入相对不高,但使用效果好,针对医院的不同使用场景,包括手术室、隔离病房、检测实验室等,都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随着医疗系统的不断完善,医疗改革必将更加深化和细化,单靠医师力量或医疗器材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关注医院环境安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不但可以保证医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升防范疾控的能力,还直接影响医护质量、术后恢复效果、病人康复周期、医疗费用等一系列涉及医院质量指标、效率的最终结果。
在保证医院环境,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二类洁净区域也是医院能耗最高的区域,我们在保证医疗工艺安全的前提下,还充分挖掘的精确气流组织管理的优势技术,将不同工况的使用场景分开,达到提高人员和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帮助院方降低了相应的运维成本。
在未来,构建更健康、更安全的医疗环境,已经不单是疫情时期的无奈之举,而是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的提升医院的业务水平,满足医患治疗的不同需求。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