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款SCARA机器人由日本山梨大学牧野洋研发,但牧野洋在1978年初次研发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40年后的今天,SCARA机器人能够风靡自动化领域,成为自动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SCARA是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的缩写,是一种应用于装配作业的机器人手臂。SCARA机器人有3个旋转关节,其轴线相互平行,在平面内进行定位和定向移动。另一个关节是移动关节,用于完成末端件垂直于平面的运动。手腕参考点的位置是由两旋转关节的角位移φ1和φ2,及移动关节的位移z决定的,即p=f(φ1,φ2,z)。这类机器人的结构轻便、响应快,它最适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进行装配的作业。如今SCARA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汽车工业、电子产品工业、药品工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其主要职能是搬取零件和装配工作。
然而事实上,SCARA机器人不仅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之中,其市场发展也正在迎来规模化的快速成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市场SCARA销售量同比增长28.95%,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0.63%。2014-2018年期间,应用在3C、新能源行业的SCARA工业机器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66%,远超工业机器人整体销量28.81%的年均复合增速。我们不可否认,随着SCARA机器人行业领域应用需求的持续释放,未来其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长,一个更为广阔的规模市场即将开启。
外资厂商已占据中国SCARA机器人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涉及SCARA机器人的外资厂商有:爱普生,雅马哈、三菱、东芝、川崎、史陶比尔、电装、平田、罗普伺达等;国产厂商有众为兴、台达(台湾)、李群自动化、图灵、慧灵、福士工业、凯宝、启帆、埃斯顿、天太、珠海智新等。
由上图不难看出,以外资公司为主的SCARA机器人企业已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
2017-2018年,爱普生、雅马哈、三菱、东芝这四家外资厂商占据了约55%-6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而国内厂商市场占比份额明显落后很多。我国首台SCARA机器人的出现要追溯到1992年,比国外晚了十几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崛起过快,虽为好事,但很显然,它并没有给中国机器人企业成长的时间。在中国企业还在乱干快上的时候,外资企业早已借助自身优势,迅速分切着SCARA机器人市场这块诱人蛋糕。
工业机器人单体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集成应用、主机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外资厂商技术保持领先,且规模化生产,使其保持着绝对的成本优势。现阶段国内机器人主要的技术瓶颈是核心技术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核心技术如果通过进口来解决,其结果必然是成本升高,最终使得自身产品缺乏竞争力。
“攘外必先安内”
综上所述,对于国内SCARA机器人企业而言,最有效、低成本的“逆袭”方式就是从产品自身出发,提升自主核心技术能力,进而缩短与国际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打破国内限制和垄断,以本土优势和实力提升抢回市场,实现民族品牌的强势崛起。
其实我国很多现有的SCARA机器人厂商从而停止过技术革新的步伐。比如深耕行业应用软件、运动控制器到电机驱动一体化的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众为兴。众为兴SCARA机器人以接近半壁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研发实力、庞大的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和极具优势的市场操作,在国产SCARA机器人排行榜中名列榜首。SCARA机器人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控制和驱动技术,实际上众为兴在运动控制和伺服驱动方面已经有17年的技术沉淀。基于此,众为兴推出了全新EtherCAT开放式运控平台——AMC1600E。据了解,该平台支持IEC61131-3编程语言,16轴总线和6轴脉冲混合控制,其HMI、IO、DA、AD可根据客户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具备强大的运控处理功能,运动轨迹预处理规划功能、样条曲线插补、电子凸轮等运动功能。
台达创立于1971年,所研发出的水平关节机器人可广泛应用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电子电机、橡塑料、金属制品业的电锁、组装、涂胶、移载、焊锡、搬运、包装等应用领域,轻松简易地结合外围整合控制开发系统,打造出精简、高整合性的机器人工作站。台达SCARA工业机器人DRS40L系列是台达推出的首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具备优越的速度、重复精度、线性度和垂直度的性能,也可提供免感知器顺应功能,可顺应组件与孔位之间的偏差,快速精准地完成插件、组装、移载、搬运、包装等相关应用需求。
李群自动化成立于2011年,企业发展历程不长,但一路过关斩将,走到今天,规模日渐扩大,产品从2013年研发出的全球首台一体化设计并联机器人,到全球第一款无控制柜的SCARA机器人,李群自动化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李群自动化SCARA机器人克服一般机器人所面临“机柜分离占地空间大”、“布线复杂电磁干扰强”、“防护等级低适应环境能力差”等难题,使机器人在现场端的使用更节约空间、更稳定智能、更简便易用。
由此可见,增强核心创新能力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上升途径,除此之外,加强顶层生态设计、拓展投融资渠道、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完善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以及推进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路径。这7点建议如果能完美地应用到SCARA机器人行业,将会为国内机器人企业“逆袭”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