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需要确定在坐标测量机 (CMM) 上测量工件的最佳方法时,许多选择是默认的,因为它们之前已经过多次深思熟虑。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指标、使用的最佳传感器类型(触发或扫描)以及最优测量方法经常被想当然地认为是正确的,不再受到质疑。然而,精确测量的这一基础可能因为选择了不合适的测针而受到破坏,结果影响了测量精度。
在评估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结果需要如何精确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至少 1:5(1:10 是理想的比率,但过于昂贵,在许多场合不可行)的坐标测量机不确定度和特征公差比。此比率提供了一个安全系数,确保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与预期工件误差范围的比率相对较小。只要在极严格的公差水平上能够保持 1:5 的比率,有关精度的争论就会止息。
遗憾的是,诸如更换测头上的测针这种不起眼的操作都会对可能实现的实际精度造成巨大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发生显著的变化。依赖坐标测量机的年度校准检查此精度是不够的,因为这只能确认测试(通常时间极短)所用测针的测量结果。这可能只是最好的一次精度。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各种测量的可能精度,我们需要评估测针是如何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
本白皮书将阐述影响坐标测量机总体精度的测针选型的四个主要方面:
1.测球球度(圆度)
2.测针变形
3.热稳定性
4.测尖材料选择(扫描应用)
1. 测球球度(圆度) 大多数测针的测尖是一个球头,最常见的材料是人造红宝石。此类测尖球度(圆度)的任何误差都可能成为坐标测量机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影响因素,这很可能造成坐标测量机精度降低 10%之多。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