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线

数字化制造从最复杂开始起步

2025China.cn   2017年12月13日

  定义溯源

  目前对于数字化制造的定义,各有不同的观点。主要定义包括:

  作为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机构之一,美国国家数字设计与制造创新研究院DMDII,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定义为:一个制造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之内,数据的汇聚、分析和应用。这个数据既包含了产品本身的数据,也包括了流程的数据,从而跨越了整个价值链条。

  而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NIST,将“数字化制造”定义为,“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提高产品、流程、企业的性能,同时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主要涉及到技术包括3D建模,基于模型的工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宽泛意义而言,数字化制造是由各种制造方案演化而来的,比如面向制造的设计(DFM)、计算机集成制造(CIM)、柔性制造、精益制造、以及对产品和流程设计协同要求更高的其它制造方案。

  数字化制造——工业百条正解

  “数字化制造”包含了“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装配与制造”两个概念,并且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通过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定义,实现产品的几何、材料、工艺、装配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联通与集成,从而可以应用到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仿真、装配和维修等全阶段,以实现数字化的智能制造。

  从制造业最为复杂的飞机制造业来看,数字化制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初级CAD软件在飞机部件上的应用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到九零年。这个阶段,采用了初级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具方法。特点就是把现有的产品、零件和结构件用CAD工具,进行建模、装配和分析,形成初级的以几何为中心的部件及数字模型。

  这个阶段解决的问题是零件的几何定义以及简单的装配协调。该阶段所用计算机是大型计算机主机。由于图形处理的难度和计算量非常大,而当时的计算机能力非常薄弱。数百万美金的大型计算机,只能连接三到五个三维设计的图形终端,来完成三维的零件建模以及简单的计算分析,做简单的装配。而更大规模的装配,则无法在计算机上完成。关键是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初级CAD软件的能力不足。该阶段代表案例是达索公司设计的小型公务机,以及波音公司在747、767、757以及已经首飞鱼鹰的部件,都做了大量的设计、工艺、制造的三维数字化验证。通过这些基于数字化的三维实践,形成了基于三维设计的标准以及成熟的研制方法。

第二阶段:全三维数字化整机设计

  波音从1991年开始决定用全三维的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方法,来完成新一代的双通道飞机(即波音777)的研制。波音777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全数字化的设计手段完成的整机设计。

  该项目的硬件采用了8台大型计算机和3200台UNIX三维CAD工作站,另外还有两万台PC机。大型计算机联网,3200台三维CAD工作站联网,但是两万台PC机绝大部分没有联网。数据传递主要靠软盘完成。采用了800个相互不关联的设计分析仿真工艺软件,并形成了14个不同的物料明细表(BOM表)。没有基于计算机的大型项目研制就没有大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是从波音777的研制开始的。

  这次取得的成绩非常明显。与波音历史上的同类双通道、200座以上大型飞机767相比,由于采用了三维数字化设计的方法,波音777用了4年半就首飞的第一架飞机,比以传统研制方法造了24年的第400架波音747质量还要好。质量好、周期短,自然效益非常高,波音777最后成为一架非常赚钱的飞机。

第三阶段:打通设计与制造

  然而也有隐患潜伏在第二阶段。由于波音777设计在数据管理上主要是采用了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因此造成了前后数据不一致。这带来了很多后续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首先是几万台计算机的数据不一致问题。以前传统的研制方法都是蓝图、工艺卡片、各类表格以及技术文档。这些纸质的技术文档关联性很差,完全不能够协同和相互转换。而靠人力来协同则是非常困难,尤其在产品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每天几万人在各自计算机上生成大量的工作数据,很多数据是无法关联的。

  第二,在三维模型上,无法表达零部件的工艺制造和检测数据。尽管人们在三维空间中设计了零件,装配后的组件、部件形成了结构数字样机,再经过大量的分析、协调、工艺检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结构数字样机,但此后在加工厂不能顺利使用,模型中的信息不足以指导制造。所以人们不得不把用三维CAD生成的三维数字模型,重新制作成二维的工程图纸。而复杂的工程图纸,尤其是大部件的装配图,非常难以生成。而最终形成的纸介质图纸,拿到工厂生产的时候,复杂的装配图也非常难以理解。有时候甚至会一个小地方看错了,而造成一连串的错上加错。于是波音公司当时的想法是,能否不用转换为二维图纸,而是持续用三维模型,直接指导工艺和制造。

  实际上,波音777项目,重点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在1994年,波音启动了“飞机定义与构型/制造资源管理(DCAC/MRM)”项目,对波音PDM(产品数据管理)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定义。波音组织两期DCAC/MRM实施,投资超过10亿美金。

  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波音推动了三维产品的标准。1996年波音联合了16家制造业公司,推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来建立基于三维的制造标准。通过七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ASM14.41的标准,即MBD标准(基于模型的定义)。该定义要求在零件三维模型上表达、工艺数据、材料数据等,包含它的形状、几何、工艺数据、制造质量以及检测的数据。这样一来,三维模型就能够完整地表达某个零件的全部数据,包括通过装配和工艺检测到的各类数据,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二维图纸可以舍弃了。第二个解决方案,在波音787-9研制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真正实现了基于数字化的设计、制造全部打通。

  可以说,整个制造业,因为波音787-9,而进入了数字化制造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以前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取消了蓝图、取消了工艺卡片、取消了各类表格、取消了纸质的技术文档。这些材料的取消,也就意味着产品的全数字化。

  可以用表格来说明三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和国外三个阶段的差异。

  表1:国外起点

 

  表2:国内起点

 

  可以用三句话来简要说明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设计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CAD软件开发零件、组件和部件级的三维模型。

  第二个阶段,是以波音777为代表的数字化整机设计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787为代表的MBD基于模型的定义,实现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制造的打通。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产品运维的服务,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实现。

  数字化制造的范畴

  完整的数字化制造,包括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艺、数字化加工与装配、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生产管理、远程维修等技术和六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化制造的六个阶段

 

  与这六个阶段相对应的,则分别是不同的支撑技术。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制造的支撑技术

 

  小结

  数字化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创建的模型和数据,可以直接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使用,给用户和支持维护人员提供不断向下游传递的三维模型和数据。数字化制造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只有完成数字化制造,才能真正走向智能制造。

本文转自公众号:知识自动化

(转载)

标签:数字化 制造 我要反馈 
什么是新一代机器人界面(HMI)?
ABB协作机器人,自动化从未如此简单
优傲机器人下载中心
即刻点击并下载ABB资料,好礼赢不停~
西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