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十八大后,创新驱动已从城市发展的要求,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施围绕科技创新的全面制度创新,只有全面的制度创新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调整。
十八大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概念首次提出。这些设计的实施都与工信部密不可分。“在全国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主导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工信部,角色至关重要。”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兼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石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看出,工信部和地方有关部门的联动,是完成监管职责、推动国家政策落实的关键。
力推中国版“工业4.0”
十八大后,创新驱动已从城市发展的要求,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4年8月1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施围绕科技创新的全面制度创新,只有全面的制度创新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调整。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要背景就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央提出,通过《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由大转强,推进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很大的背景,也是《中国制造2025》引起各方面关注的一个原因。”
石勇向记者介绍,目前,推动中国制造转型的基本动力是国际上正在进行时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没有落后,已经走在这一波革命的前列”。但他亦强调,目前,“中国制造2025”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发展时间短,发展形式比较粗放,我们的传统制造业积累的经验还不足,加工工艺落后。我们在技术上,长期依赖外来植入,自己的基础研究很缺乏。”
石勇强调,要着力强化制造基础零部件,来摆脱利润受到盘剥、产品议价能力弱的现状。“现在,我国高端装备的基础部件,特别是运动部件,如阀门、伺服电机、发动机、减速机、自动变速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们自己能够生产的大多为静止部件,最终导致我们的装备价格是按机器的重量卖,产品利润会受到原材料价格的挤压。”
“中国制造2025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此时距“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实施刚好一周年,冯飞的担忧或可反映一些实际情况。
他坦言,社会反响热烈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是好事,但“千万不要走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的老路”,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有很多教训。他认为,为避免重蹈覆辙,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当地“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方案。
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国制造2025”指明道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意见》中指出。
如何更接地气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还是落实对工业、通信业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工信部和地方主管部门(主要指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须协同合作,方能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办公室一名曾姓工作人员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由区政府管辖,与国家工信部之间主要的联系“是上级指导的方式,政策指导”。对于工信部提倡的创新驱动战略,广西壮族自治区采取多部门联动的方式,由科技厅主导科研创新,工信委负责科研成果产业化,并承担后期推广的职责。
在工信部制定的2016年的工作计划中,工信部部长苗圩介绍,今年重点面向30-50个标志性的产品和技术,来解决一些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原材料和技术基础缺失的问题。以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为例,今年重点任务就是要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方面,今年要筹备建设2-3个国家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同时还要支持省一级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其中,省一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将是工信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典范。
广东省阳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关少平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该局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将具体的产业和创新分开。“我负责的是产业科,而创新方面由另一位副局长主管。”据他介绍,这是因为产业科是经信局传统的机构,比较有经验;创新方面则交由专门的部门来实施。
而对于近期工信部重点强调的、对电信行业的监管,上述广西工信委工作人员介绍,各省份落实工信部对电信行业监管政策的是通信管理局。“通信管理局是工信部直属单位,我们和自治区政府都管不到。”他表示,三大运营商的管理都由该局负责,工信委“主要在技术上提供支持”。“这种模式,有利于工信部对电信这个重点监管领域进行垂直管理。”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