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东莞作为全球制造业曾经的“世界工厂”,吸引了众多外企在此建厂。近几年,随着人工成本上涨,全球机器人的发展,2015年,东莞已经关停外迁的企业多达243家,很多外企也将工厂外迁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国家。但,东莞的新增外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
1987年,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和同事在珠三角跑了一圈,写出一篇题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报道。自此之后,东莞、中山、顺德、南海, “四小虎”的惊艳表现,逐渐引起全中国乃至海外人士的关注。而其中,又以东莞为首。随着全国首家来料加工企业落户虎门镇,东莞凭借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三来一补”,为世人所熟知,被称为“世界工厂”。
但近年来,“熄火”、“衰落”和“危机”成为外界加在东莞身上的标签。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跟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广东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的自主的技术不足,在高端市场上,广东也无法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东莞就此遭遇了“成长的烦恼”,面临“双重挤压”。
采访团一行从深圳奔赴东莞,亲眼见证“世界工厂”如何创新突围。
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到2014年这6年间,东莞有4年的GDP增速未达预期。如果继续走小作坊式加工的老路就相当于“坐以待毙”。面对一连串打击,东莞开始谋求转型,以多种手段捍卫“世界工厂”的地位。
引导企业实施“机器换人” 释放技术红利
劳动力价格升高是影响东莞加工贸易长远发展的最主要问题,随着中国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东莞在2014年,连续三年每年安排预算2亿元“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
1989年,大学毕业不久的何思模靠3000元在扬州创办了易事特,生产稳压电源。工厂于2001年搬到东莞,开始主要给德国施耐德等外国品牌做贴牌、代加工。2006年,施耐德和易事特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生产UPS。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做好准备的易事特闯关国际市场。最终以2.77亿元回购施耐德在合资公司中所占的60%股权,公司也实现了从合资企业到全民营企业的转型,从而实力大增。如今,易事特成为全球电源知名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
“我们在2014年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提倡高科技和重点装备制造业用‘机器换人’、‘机器替人‘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给企业一些帮助,例如像贴息贷款和设备的补贴,将我们公司一条生产线SMT,大致800名员工,现在替换到不到80人,但是,品质得到了提升,快速提升了装备水平和员工的技工水平。我们前年去年今年,员工的增长率不到10%。2014年,1300名员工,2015年是1400人,销售额就实现了翻番。所以提升平均效益是非常好的。”易事特集团董事长何思模说出了自己对“机器换人”的感受。
大连机床集团在东莞成立的大连机床广智院,定位清晰。其研发重点是面向3C制造的只能设备,3C制造在东莞制造业中份额巨大。在创新使用智能化设备后,产品质量有了质的变化。此外,从成本角度来看,以机床为例,一年半的人工费就能把智能化设备的成本收回来。
大连机床智能化设备
大连机床集团产品展示
据东莞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东莞推广“机器换人”之举,不仅可以缓解东莞制造业企业用工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变,促使就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推动东莞整个城市的升级。
除了易事特,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19个,总投资达108.68亿元,现东莞全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应用约为10000台,预计未来三年将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而“机器换人”也正是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性新体制的探索之一。
“机器换人”也让机器人制造企业获益匪浅。为本土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也销售企业,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015年,拓斯达营业收入约3.02亿元,较2014年增长41.48%;归属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约0.61亿元,比同期增长31.05%。
广东拓斯达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机器人装置
广东拓斯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蒋周琼说:“许多同类企业的核心技术基本是外购的。对于工业机器人来说,中央控制系统是关键,在这一块我们自己具有开发能力。”这也正是拓斯达的信心所在。目前,拓斯达拥有一支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在背后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我们已开始布局长三角市场,将在合适的地方投资设立研发与生产基地,缩短技术服务与产品物流半径。”蒋周琼透露。
东莞另一项大的举措是“腾笼换鸟”,让企业转型升级。
据东莞市商务局加贸发展科科长余志民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一直是以外贸加工型经济为主,也以此奠定“世界加工厂”地位,但东莞这些企业多数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自主品牌并不多,高附加值和丰厚利润都被品牌商拿走,剩下的就是代工厂微薄的人工利润。所谓的“腾笼换鸟”,即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目的。
攻坚克难降能耗 工业经济绿色发展
近年来,东莞以设立水乡经济区为突破口,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用新兴产业、科技产业、高端产业置换“三高一低”产业;一手抓污染整治和绿色生态建设工程,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人民福祉、宜居与宜业“三个双赢”,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初具轮廓。
着力打造松山湖、生态产业园、虎门港、长安新区、东莞水乡特色经济发展区等绿色转型示范平台,率先探索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之路。其中,松山湖科技园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东莞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示范区。
中集智谷产业园,位居松山湖南部国际总部研发区,是中集集团斥资180亿元在东莞打造的四大产业基地之一,是中集集团进军产业地产战略发展率先启动的项目。
中集之所以要挺进东莞的创业市场,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关,中集集团目前在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区拥有300余家成员企业, 可以集聚全球相关领域的优势资源,针对中小企业打造全方位的孵化链条,“中集智谷集聚的大部分企业将可成为中集集团的上下游配套商,这既可以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又能完善中集的产业链。” 中集智谷负责人介绍。
企业进驻一个园区,最看重的还是园区的孵化服务,中集智谷致力于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孵化、产业加速、上市培育”三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性创新型服务,打造成为独具一格的“产业+服务”双生态圈。
中集智谷负责人介绍,在产业定位上,中集智谷立足东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充分发挥中集集团作为世界级高端制造企业的优势,响应“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园区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工业4.0示范园区,引领中国制造业迈向智造新时代。
为了进一步丰富中集云创业服务平台的内涵,中集智谷还与一批投融资机构和孵化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了平台战略联盟,“联盟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投融资、上市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孵化出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中集智谷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依托中集集团的全球资源优势,园区还计划打造一个名为“中集云创家”的共享经济圈子平台,这个平台将汇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以及金融、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投资对接、债权融资、产业基金等优质服务,助力入园企业创新成长发展。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是城市发展中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大家最终希望看到生态环境改善能带来这样的连锁反应:环境越好—招商引资越容易—更好地引进优秀人才—产业的层次越高—城市竞争力越强—市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是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指数的组成部分,它使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回归到为市民生活服务的本质。
【记者小记】
一年前东莞被贴上“性都”标签,提起东莞人们就会联想到“莞式服务”。事实上,东莞的核心还是制造业,服务业只是制造业繁荣之下的“附产品”。
2015年东莞关停外迁的企业243家,涉及合同金额为3.3亿美元,东莞新增外资项目698个,涉及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这个数据表明,东莞外资企业有倒闭和迁移的情况,但新增外资企业和项目也在不断增加,东莞经济发展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情况。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① 2015年东莞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231.2亿元,超额完成广东省下达的164亿元的任务,完成率达143.6%,同比增长85.6%,拉动该市工业固定投资26.8个百分点;
② “十二五”时期,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25.23%,超额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23.4%)。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东莞正重新回到中国制造业领军者的地位。
随着全面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行动计划,东莞市工业增长进一步企稳回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东莞市人均GDP五年连上五个台阶,2015年人均GDP跨上12000美元大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12151.75万台,同比增长73.57%,以手机生产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支撑了东莞工业的增长,上半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增速分别比全国、广东省快了1.1和0.4个百分点。
腾笼换鸟——在外界传言的企业“倒闭潮”、外资“撤离潮”的背后,是市场结构优化的过程。
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东莞也必须直面问题和不足。比如,企业素质总体偏低、创新能力偏弱等状况尚未得到转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可以支撑未来发展的大产业、大项目还不够多,支撑转型升级的人才也比较缺乏。
如何破题?答案是——尊重规律、尊重企业、尊重人才。
为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东莞市每年安排20亿元的“科技东莞”资金和10亿元的“人才东莞”资金,并着力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以大学创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筑巢育凤”计划等。
数据显示,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70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711亿元,累计增长44.8%;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三资”企业占外资企业比重从2010年的59.4%上升到90.4%;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3.4%,成为广东省服务业第一大市;5年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34家增加到了986家。
面对外界的质疑,东莞人正在给出自己的回答。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