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连接

智能制造不是只要机器人不要人 而是更需要人了

2025China.cn   2016年07月19日

  引言:智能制造的未来,“人”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未来机器人应用一定会从现在的大企业,向中小企业下行,而促成这种下行的因素一定是人。

 

  4日,工信部公布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继2015年8家企业,今年山东又有7家企业入围,成为示范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

  作为大型生产类企业集中的省份,山东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局限于硬件升级的“机器人生产”,却忽视了智能制造中“人”的因素。

  机器人生产趋热

  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绿色轮胎智能制造是本次山东入围的7个试点之一,生产线上使用的是另一家青岛企业生产的机器人。“加热到9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把里面的设备在4.5秒的时间内,快速拿到压机进行冲压。”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开发部副部长于培娥介绍说,这款机器人产品稳定可靠,已经装配国内首条热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不难想见,机器人确实提升了生产线的效率,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震对此评价颇高:“产品的质量合格率提高了70%以上。”

  相对于工人,用机器人生产差错自然会少很多,难怪今年山东将把智能机器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作为重点,未来还将在工业领域培育建设500条无人生产线、300个数字车间和100个智能工厂,以智能制造推动山东工业强省建设。正因如此,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CEO张赛认为,将智能制造等同于机器人制造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部件。”

  前有《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后有山东15家企业先后入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张赛就直言山东是他们公司最大的市场,“山东食品、药品、日化的龙头企业,基本都是我们的客户。”

  为抢占智能制造的高地,各地的机器人制造项目纷纷上马机器人工业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建成的这类工业园多达25个,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加大扶持力度,“重庆、东莞、芜湖、江浙地区的扶持力度最大。为了引进机器人制造企业,各地出台的政策基本是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园区厂房、税收返点等,甚至还有直接资金支持。”张赛告诉导报记者,因各地支持力度很大,甚至出现少数企业打着生产机器人的幌子,靠政策套利的情况。

  行业乱象丛生,张赛认为目前机器人生产有些过热,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培养问题,“具体来说,是谁操作这些机器人来生产的问题。”

  “重硬件轻软件”

  “智能制造的含义不能局限于机器人生产。”张赛认为,现在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有些偏颇,“其实智能制造应该包含生产线的灵活组织、紧急情况的自动应对、降低对人工干预的需求和自动智能优化等几个方面。”他说生产线上集成几个机器人,确实能提升效率和降低对人力的需求,但也仅限于此。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强调,应该从体系的高度理解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人通过高科技手段,改造现有的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最后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他没有单独把机器人提出来,却重点提到了“人”,这与各地纷纷兴建“无人生产线”的计划有些不同。

  “实际上智能制造不是不需要人,反而是更需要人了!”徐逢贤认为,现在的制造业不可能完全依赖机器人,“以前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像机器人一样按电钮,很容易被机器取代;而智能制造中的工人不仅要会操作,更需要懂得维护和编程。”

  徐逢贤告诉导报记者,智能制造不应该只有硬件,还需要更高素质的工人,这从《中国制造2025》中“人才为本”的方针中便能体现出来,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翻阅各地纷纷上马的智能制造工业园区宣传文案,主管部门对于入驻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但对于素质相匹配的工人的培养却鲜见提及;对于人才引进,也仅仅停留在对高级工程师提供安家费的措施上。

  “重硬件轻软件,这的确是行业误区之一。”徐逢贤认为这种误区也跟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有关,“现在就是机器人取代工人,未来真正实现了生产智能化,工人自然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的作用应凸显

  无论是不是局限于机器人生产,智能制造毕竟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是大势所趋。那么人究竟应该在智能制造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硬件”与人所代表“软件”,在智能制造中又该以谁为主?

  徐逢贤认为,智能制造是个自我提升、良性循环的过程,作为制造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素质也会在智能制造中得以提升。“无论是以前流水线上的那种单纯重复性劳动的工人,还是设计机器人的工程师,都会在智能制造领域有一席之地,并因此提升自己。”

  张赛也认为智能制造的未来,“人”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未来机器人应用一定会从现在的大企业,向中小企业下行,而促成这种下行的因素一定是人。”张赛认为目前只有大型企业能够一次性投入大笔资金升级生产线,而未来随着大型企业实现了智能制造,中小企业必须跟进。“比方说中小企业只有一两条生产线,但他们可以靠数量取胜,几个乃至几十个中小企业采用统一生产标准,一同采购我们的机器人生产线,就能分很大一部分成本。但再智能的机器人也促成不了这样的联合,只有人才可以。”

(转载)

标签:智能制造 机器人 我要反馈 
什么是新一代机器人界面(HMI)?
ABB协作机器人,自动化从未如此简单
优傲机器人下载中心
即刻点击并下载ABB资料,好礼赢不停~
西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