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将向纵深领域拓展。一是在电机领域,“比如有一天中国飞机的发动机给我们制造”;二是与电有关的产品,比如近三年来发展的模具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新项目;三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十二年前,格力差点以9亿的价格卖给外国公司,一个中国品牌险些就此消失。十二年后的今天,董明珠面带自信地微笑:“格力可以自豪地说,马桶盖、电饭煲你们都可以到国外买,但是空调,中国人一定会在中国买!”
以生肖计算,十二年刚好为一个轮回。2004年格力销售规模约130亿,这一数字在去年已跃升至逾1300亿。
近三年来,格力的利润率在2011年约6%-7%的基础上几近翻番。去年,格力利润率达到12%左右,纳税150亿。也正是三年前,格力开始大刀阔斧布局智能制造。
空调梦只是一部分
地处珠海的格力电器总部大楼一层的展厅里,可以看到格力“不用电”的光伏空调,体验到晶弘零下5度不结冰的冰箱,尝到以电磁技术三维立体加热的大松电饭煲烹出来的糯软米饭……
2005年国家推出能效等级概念后,格力迈上了创新与技术变革之路。至今,格力已累计申请专利20738项,其中发明专利6811项,生产出20个大类、400个系列、12700多种规格的产品,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格力的全球用户量超过3亿。
在格力“中国制造”的大梦想中,空调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都知道我们是做空调的,但是,如果支撑空调制造的后台的东西我们不能掌握,企业就无法走得长远,更谈不上做创新型企业。”董明珠说。正因此,格力以智能制造定位未来,并要求自己借力智能制造助推中国工业整体升级。
三年来,格力的智能制造已经小有成绩:为电子、食品、医药等领域提供装备技术服务。其中,格力自主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去年实现约1000台的产量,全部用于自给。今年,这一目标设定为5000台,除了配给自己的工厂使用外,还将一部分用于外销服务于其他的制造企业。
此外,格力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也将启动量产,今年计划生产400台,精密模具在今年的外销目标则设定为10个亿。
“并非只是一部手机把家用电器都连接在一起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在董明珠看来,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够自主生产核心零部件,才具有根本意义。
“比如我们加工一个零部件,但是必须要买德国的设备,离开它不行,再没有能替代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智能装备。”董明珠说,光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还不够,还要让世界恋上中国造,离不开中国造。“别人既然能用技术服务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我们的先进技术去服务别人?价值是什么?就是别人不断地需要依靠你。”董明珠说。
下一步落子谋定
谈到未来布局,格力雄心不减。
“比如在空调制造领域,格力改变了大家对空调是耗电大户的一贯认知,在光伏和空调直接对接的技术上取得突破,节约了损耗,使产业链上的设备减少。但是,这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董明珠介绍,格力目前正在开发更新的技术,目前尚处于保密阶段。
格力下一步还将向纵深领域拓展。董明珠告诉记者,一是在电机领域,“比如有一天中国飞机的发动机给我们制造”;二是与电有关的产品,比如近三年来发展的模具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两个新项目;三是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模具制造上格力已经开始为外部提供服务。格力的模具现在已经都是自己在做了。模具的发展将成为格力未来很大的一个产业。”董明珠说。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构想,格力电器曾在3月7日公告,计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标的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我们将收购新能源汽车,这对空调体系和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也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在蓄能这一领域。我们有强大的模具能力和电机能力,而这些在汽车制造里面是必不可少的,也有利于我们技术领域的进一步革新。”
“在智能制造领域,格力目前还只能算是个追随者。”董明珠谦虚地说,但追随者所追逐的梦想是,“格力要做的是带来整个智能制造的智能时代,而不仅仅做表面上的智能化。”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