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几年,我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形势严峻,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钢研在钢铁去产能和转型升级的问题上有什么独特见解呢?在近日举办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访谈中,中国钢研董事长才让进行了解答。
面对国内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钢研”)在去产能和转型升级的问题上有何见解?作为一家科研型央企,中国钢研在推动“双创”方面又有哪些举措?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研董事长、党委书记才让在国资委新闻中心等主办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访谈中谈了其对上述问题的见解。
“互联网+”推动冶金行业发展
谈到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问题,才让坦言:“必须要理性面对现实,不要抱幻想。必须死掉一批,关掉一批。谁被动,到最后真是要死了。”他表示:“若要探寻钢铁工业的出路,核心就是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冶金工业+互联网是必然趋势。”
才让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引进以后,在工业品的销售和采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工业互联网和现在常说的互联网是同源,但是角度不太一样。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都是在流通和信息领域里面做的功课比较多,而工业互联网又是一个大的课题,冶金工业+互联网是必然趋势,即通过无线通讯、无线互联网、加上GPS定位,组成一个冶金互联网。
其实,中国钢研近年来一直在转型。“过去我们有很大一块业务是基于钢铁行业的,有40%至50%的业务是与冶金行业有关,现在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逐步转向于服务其他行业,冶金行业的比例只有16%至18%了。”才让告诉记者,“比如之前我们的自动化板块紧紧咬住钢铁,现在在化工等其他行业都打开了市场。我们的材料领域更是如此,除了钢铁工业的特钢、普钢外,我们更多的是面对其他行业,包括电信、船舶、轨道交通、核电以及石油石化等。因此,我们的业务还算是相对多元化的。”
科研团队享50%成果收益
在推动“双创”方面,科研院所出身的中国钢研一直在积极探索,尤其在激励创新的体制上做出了变革。
据才让介绍,其一是设立了5000万的创新创业基金,完全以基金的模式代替过去的科研经费模式,专门扶持创新创业的热点。其二是有组织地成立创新团队,创新团队提出的项目计划书与企业的创新结合起来,与投资公司、孵化基金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体系。根据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国钢研设计了一个相当于项目分红权的结构,50%的创新收益是团队和个人享受的。
“从基金的设立、组织架构的形式,到后面孵化、转化的配套,再加上项目分红权,建立起一套创新激励体系。”才让表示,创新激励体系建立后,科研的关注领域从传统的冶金行业脱离开了,更多地关注绿色制造等新领域。中国钢研已经设立了包括3D打印在内的几个大的专题项目。同时,科研项目的设立针对性更强、命中率较高、经费灵活,并以分红权实现创造出的增量价值共享,从而使成果转化率更高,提升了效率。
央地对接拓展区域市场
今年2月底,国资委率领大规模央企南下,与广东省政府签订了广东省-中央企业“十三五”战略合作对接协议,中国钢研是其中一家。
对于这次央地对接活动,才让告诉记者:本次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国钢研旗下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钢研高纳,其在东莞设立了华南研究机构;另一个是安泰科技,这次在深圳前海注册了一个系统的科技投资平台。主要是为这两件事去跟广东对接,同时也是为了系统了解广东"十三五"发展的战略,以及对中央企业的希望和要求。
才让表示:“此前中国钢研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北京及周边。但是"十三五"时期,我们有两个重点拓展方向,就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地方是我们想战略布局重点突破的领域,所以广东的事我是亲自去的。下次国资委有类似机会,我们也不放过,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战略目标区域,我们还会继续参加。此外,例如西部区域扶贫攻坚等,我们也会积极参与。”
对于中国钢研的“十三五”规划,才让透露:“目前正在编制过程之中,预计两会之后会向国资委提交一个集团总体的"十三五"规划纲要。”
据介绍,该规划预计包括至“十三五”末期中国钢研的区域和产业布局目标,经济指标中包括销售收入翻番、利润总额翻番、员工收入翻番等内容。此外,对于组织结构、内部体系设计、互联网+、“两化”融合等也将涉及。“总体来说挑战很大,但机遇也很多。”才让称。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