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于工业4.0,各家纷纭。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指出:“工业4.0”概念涵盖的内容很广,我们将面临着整个制造业的变革,整个价值链的变革,价值链所产生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制造业这一部分。”未来,工业4.0,中小企业将是变革的重要参与者。
偌大的车间里,各类生产机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高效运转着,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其行进路线也早被规划好,以在最短的时间和路径用最高的效率完成工作——说到工业4.0,这可能是你眼前浮现的景象。
然而,作为一家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跨国企业领导,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指出,“工业4.0”概念涵盖的内容很广。“我们将要面临的不仅是整个制造行业的变革,更是整个价值链的变革。价值链所产生的意义远远大于制造业这一部分。”
缺乏耐心?变革不会一夜成真
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无论是太空飞船、玛莎拉蒂轿车还是F1赛车,产品都变得更加复杂和智能,并前所未有地彼此连接。全世界的制造业企业也都在努力转变为数字化企业,使产品更加智能,也使生产产品的机器更加智能。
德国推出了“工业4.0”,中国政府也已经正式启动“中国制造2025”规划。赫尔曼认为,虽然二者名字不同,但是背后的共同使命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工业大环境和挑战下保持竞争力。“更有效率、更有灵活性、更高的生产力,这是它们共同的核心点。”
谈及中国的优势,赫尔曼表示首先不能忽视的就是规模优势,无论是市场规模、行业规模还是客户规模等,其优势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
另外,赫尔曼特别提及我国的中小企业。
“中国有一些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可能已经进入超大型企业联合体层面,在未来它们将发挥很大潜力,例如去帮助提升中小企业。事实上,当前中国制造业相当一部分产能是由中小企业生产出来的,未来要着重把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他们不一定是总包商,也有可能是分包商。”赫尔曼强调,“中小企业是这个价值链当中很重要的参与者。”
尽管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线已经非常广泛,但在中国推进工业数字化的过程不会是一路坦途。“最难的部分是大家缺乏耐心。”面对记者的疑惑,赫尔曼解释道,“这个进程不仅是要把软件运用在产品上,更是要对整个工业的组织模式进行变革,整个供应链都必须发生变化。所以,最大的障碍是我们期待值非常高,但在现实中却不会一夜成真。”
赫尔曼分析称,工业革命不仅要依靠技术的突破来实现,它还依托于市场认知、市场需求、有利的资源配置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三个词:投资、创新、教育
距离规划中的2025年,还有10年时间,当被问及中国制造目前阶段的真实水平,赫尔曼坦承,中国工业自动化的平均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必须要实现电气化、自动化,为迈进下一个层级打好基础”。他认为,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引导制造业从低成本向高层级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定制化。
赫尔曼建议,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规划蓝图需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二是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赢得全球竞争力。
“这需要更快的决策、更灵活的流程,并要改变工厂的运营方式。同时,这也需要采用新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培训。”他特别提出,“中国的企业需要基于工业知识、采用实用方法实现工业数字化,而不是盲从于某些概念。”
对企业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找到它们与“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点?
“投资、创新、教育——就是这三个词。”赫尔曼非常肯定,“我们需要支持创新的环境,需要教育系统支持,而且我也坚信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
“现有的员工教育培训水平能否应对数字化工厂的要求?例如西门子在安贝格的数字化工厂,75%的工作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其余工作要求员工必须能够应对全新的知识和工作方式,并具备全新的技能。”教育当然不止于企业层面需要努力的领域,“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相对应的教育水平”。
“制造业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并将打造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赫尔曼说,“我们现在正期待着,也在努力着。西门子在中国拥有2300多名研发人员、20个研发中心,并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创新实验室。我们也在和中国的一些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另外,我们和一些新兴的公司进行合作,他们的速度快、创新性强,我们能帮助他们增强国际知名度,帮助他们在所在行业更好地发展。”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