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智能制造是目前企业突出重围的重要途径。美的在过去的三年内,引入了800台机器人,2015年,打算进入自动化改造的“深水区”,投入逾10亿,打造打造全球创新孵化体系。工厂的更加智能,促使美的更上一层楼。
走进美的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电子分厂(下称“美的电子分厂”),过去人头涌涌的景象,如今已被一台台机器所取代。
很显然,在“机器代人”的路上,美的已尝到了减员增效的甜头,并将进一步助推这波浪潮的渗透。从今年开始,自动化改造将进入“深水区”,预计投10亿元,从单点突破,向全集团整体改造。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家电业这一传统制造业也面临着成本优势不再、利润下滑、竞争惨烈等新挑战,处于后千亿时代的美的,作为佛山民营经济的代表,又是如何逆势突围,成功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
毫无疑问,智能制造已成其制胜之道之一。日前,美的集团高层介绍了其智造成果及计划。而今后,美的还将大手笔投入搭建开放式创新体系,为集团的整体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年引800台机器人空调成主要突破口
每逢外面的人来参观,美的电子分厂的工作人员都会提醒来客,留心自己所走的路线,避免与他们的新员工发生“冲突”。“AGV搬运机器会沿着指定道路有序的向前"行走",要是突然遇到了人,它会"礼貌"地停下,先让人走过,但这会对我们的自动化生产流程造成影响。”
“以前这条生产线需要七名工人,但现在只需要两名工人。”在美的电子分厂内,一条试运行的空调组装生产线上,放置着四台六轴机器人,工厂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自动化改造后,这条生产线不仅节省了人手,从生产效率上看,如今这条生产线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180个空调遥控器,产能比过去依靠人力时提高了1.5倍。
事实上,这家工厂在经过整体的自动化改造后,据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乌守保介绍,这家电子工厂的员工数量已经从十年前的2800人,减少到800人。
当然,这只是美的集团近年开展自动化改造的其中一个缩影。
“开展自动化改造,本身也是美的启动从追逐规模到追逐效益的转型需要。”乌守保表示,在美的启动转型战略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公司开始正式启动自动化改造。
从2012年至今,3年来,美的的各类工厂内,目前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达到了800多台,累计投入自动化改造的费用达到了6亿元。
而尝到自动化“甜头”的美的,今年也将进入自动化改造的“深水区”。
“今年会是整个美的集团自动化改造的分水岭。”乌守保表示,在此前的自动化改造中,集团内部比如空调事业部等的推进力度会更大一些,但今年开始,则是“整个集团都在呼唤自动化”。
以计划投入的自动化改造资金来看,乌守保表示,今年美的集团预计投入的自动化改造资金将在8到10亿元,将超过公司过去三年所投入的改造资金。
在整个美的集团都将加码参与到自动化改造的同时,乌守保表示,空调事业部依旧会成为主要的试点,“未来五年对于空调事业部的自动化改造费用,预计将在50亿元左右。”
政学企联建机器人研究院切入核心零部件研发
对于自动化改造的重点,乌守保说,如像搬压缩机这种工作劳动强度很大,有的工人一天搬两三千个,就必须用自动化生产来解决。现在美的通过自动化升级改造,用机器人来搬,大量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有一些高危的工种,例如冲压、空调面板的喷粉等,采用机器人后就能保障员工的安全,美的现在的自动化改造更多是从人性化的角度来实现产业升级。
但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自动化生产线的软件应用大多是美的自主研发的。显然美的并不满足于依靠外部力量进行自动化改造,他们想成为一个引领者。
美的已经对自动化技术研究进行了全面布局。乌守保说,不管做产品,做创新,做生产还是做制造都要掌握自己的技术。所以从启动自动化改造开始,美的就决定自己做主导。“当然,这不是全做而是做一部分。”
目前,美的旗下在香港上市、以零部件为主业的子公司威灵电机,已在开发、生产伺服电机等机器人的零部件。
作为提升机器人研究开发的重要平台,由顺德政府支持、美的集团主导的华南机器人研究院,将于5月正式挂牌落地。这一研究院的启用,将一举将广东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意味着生产家电40多年的美的开始向机器人产业大步迈进。
但美的更看重的是自动化生产线当中的软件应用。乌守保说,在推进自动化过程中,机器人只是一个点,最核心的技术是将机器人用软件应用系统串起来,美的也要自己掌握,掌握不了的话,成本下不来,出了问题也没人解决。
“我们所有自动化都与研发联动。如果上自动化生产线,要问研发部门这条线是否适用,最怕新产品生产不了。”乌守保说,美的每年对研发部门考核,包括产品的可制造性,每装配一个产品要多长时间。
美的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胡自强也告诉记者,美的正在大力推动产品部件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
自我研发还有培养自动化技术力量的考虑。乌守保说,以空调事业部为例,他们有近一百人做自动化,有自动化研发和装配制造的能力。但这还不够,他们有6个空调厂,各个工厂技术力量人员培养都要通过这块孵化,输送到各地。从这个角度考虑,美的也需要掌握技术。“并不是说外部的力量就不用,这需要双方去结合。当然不排除今后外部成本很高,我们就要自己去复制。”
投入逾10亿 打造全球创新孵化体系
在后千亿时代,除了关注家电本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外,美的的智造转型的野心显然还不止于此。
早在2014年的业绩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就曾明确,美的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在业务层面建立创新平台体系,用于中央研究院、智慧家居、电商公司创新项目的孵化管理。
日前,美的集团副总裁、中央研究院院长胡自强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今后美的将搭建针对内部和外部不同的创新体系。其中,内部创新体系将从事业部产品开发到事业部研究再到集团层面,“我们有两个专业研究院,有一些未来技术在研究集团内部分了四个层次驱动创新。”
而在外部,美的将斥资10亿元对接全球的创新资源。据介绍,目前美的正在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平台。其中,线上将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集成内外部用户、工程师、创客、设计师等“美粉”资源,借助这一产品平台实现新产品、方案的快速征集,为美的的创新提供创意来源。针对内部员工有创业创新的好理念,美的也计划设置1-2亿元的内部创新基金,助推项目的孵化成熟。
此外,美的还计划建立一些孵化平台,为一些项目团队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如果美的内部资源不够支撑他们继续发展,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将这个团队送入美国硅谷继续开发项目。”胡自强表示。
具体而言,这一系列的巨额创新孵化的投入,又将采取怎样的模式?胡自强介绍,美的的项目孵化主要以持股或收购的形式投入,1亿-2亿元的项目则可能采取天使投资的方式。“员工要是有好的项目我们就让他带薪做项目,集团可以拿出一部分股份作为激励,外部我们也可以出钱让你做项目,你可以持有一定股份。”
这个看起来庞大的创新计划现在面临好项目不够多以及创意如何能够击中消费者“痛点”的难题。为此美的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主要做消费者研究工作。目前这个十几人的团队已经开始运作,他们希望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研发出能够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按照胡自强的说法,要让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从理念到成品的整个过程,来确定产品的研发方向,找到需要改善的问题。
迈向工业4.0
美的智造还有多远?
聚焦
5月,在美的北滘总部的大楼内,随手拿起一本美的内刊,上面频频出现“工业4.0”的字眼。“我们现在谈工业4.0还显得比较早,但未来的工业制造,趋势一定是智能制造。”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副总裁乌守保对记者说道。
两年前,全球制造强国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概念后,“工业4.0”概念迅速成为了工业制造领域的热词。
而在国内的家电领域,今年3月,在上海的家博会上,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对外公布了自己的工业4.0战略,并上线了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和模块商资源平台。在海尔集团看来,工业4.0的本质就是互联工厂,而目前公司已经在沈阳、郑州、青岛等多地建立可视化的互联工厂。
那么,同处于家电行业的美的,又将如何追赶工业4.0?“我们不敢说理解工业4.0,但未来我们一定要做的是智能制造。”乌守保说道。
在他看来,智能制造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两大方面。从硬件的智能制造看,又分为产品本身的硬件智能化以及硬件生产线的智能化。而软件的智能化则是要实现运营管理的智能化,包括订单的透明化、产品开发、生产系统、供应配送的透明化。
“只有硬件和软件都实现了智能化,才能叫做真正的智能制造。”乌守保说道。他认为,如果对于一个全新的制造工厂,要实现两者的智能化并不难,但对于一个已有的工厂,在原有基础上做智能化改造,往往对企业的挑战很大。
“目前我们的电子部门是初步具备了智能化的雏形,所有的设备都实现了联机运行。”乌守保举例道,比如有一批新的产品,进入到机器一扫码,发现不对,那么机器是不会开启运转的,这基本已经是实现了硬件的智能化。
谈及要实现整个工厂的智能化,乌守保透露,美的的南沙工厂已成为试点,按照计划,这家工厂在今年10月可以实现组装和各配件的智能化生产。
但他强调,工厂的智能化除了设备自动化以外,还必须具备生产透明化、管理移动号和数据化等。
“要推进智能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敢于投入,唯有此,方能加快走向智能化。”乌守保说道。而一个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美的集团预计投入的自动化改造资金将在8亿到10亿元,将超过公司过去三年所投入的改造资金。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