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而工业智能发展则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对我国工业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近日,两项中国制造专项行动已经接连启动。3月18日,工信部宣布,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同时印发《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而在此前一周,工信部宣布继续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并印发了《2015年工业强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据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制造2025”十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该规划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也将逐渐清晰。分析认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而工业智能发展则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这份规划也被外界称为中国版的“工业4.0”,其中就提到将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中国工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现如今,中国工业制造要想真正向智能化转型并按照具体的规划持续落实推进,仍然要平衡就业、GDP等因素,而相关产业的技术人才储备更可能成为发展的短板。
核心是智能制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对中国版“工业4.0”和德国版“工业4.0”进行了对比分析。他认为,德国版的“工业4.0”实际上是用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革命来改造传统产业。对中国来说,这二者是并重的。用信息化推进转型升级不能只强调要有一大批新经济互联网企业,同等重要的是要用信息化的思维、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
隆国强表示,用信息化来推进经济转型需要做很多事,政府要有战略,德国有“工业4.0”,我国提出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等,还需要有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有人这样描述“工业4.0”带来的巨大改变,以一台哈雷机车为例,在现有工业条件下,从需求到生产、从制造到销售,需要21天。而在“工业4.0”时代,只需要6个小时。
“工业4.0”的概念最初是在德国学界和产业界的建议与推动下形成的,后上升为德国国家战略。如今,“工业4.0”已风靡全球,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热词。2014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了一份逾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其中双方对于“工业4.0”合作的内容尤为引人瞩目。
“‘工业4.0’是智能制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智能制造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未来还会有‘工业5.0’、‘工业 6.0’。”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秘书长、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说,互联网技术已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继续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深度应用,将纵向和横向的各个模块打通,核心是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为重要。”罗军表示,未来每一个产业将会根据不同功能形成若干个模块,而不同的企业会根据需求将若干个不同的模块自由充分地进行整合。智能化工厂首先会从智能化车间开始,在智能化终端平台上搭建各个要素市场,形成若干个智能生态系统。
在罗军看来,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发展“工业4.0”的路径应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架构和布局,抢抓先进技术发展先机,加紧建立更多新兴技术的研发总部、孵化总部和运营总部、创新总部,对新兴技术要从高起点切入,像硅谷那样营造更多全球化的创新中心。
“机器换人”新趋势
在杭州某餐馆,两位新“员工”吸引着许多顾客争相掏出手机拍照。它们虽然长得很迷你,身高1米不到,但干活都很卖力,一天可以干上10个小时,这就是机器人传菜员。
机器人传菜员是这样工作的,厨师将菜品放在机器人手中的托盘上,再输入顾客的座位号,机器人就会沿着地板上设定好的磁感应带,把菜端到顾客的餐桌旁。餐馆老板称,他花了14万元买下这两台机器人,使用效果不错,他正考虑再买几台。据悉,目前在哈尔滨、重庆、合肥、宁波等地都已出现各式各样的送餐机器人,在使用上也与以往主要作为营销工具发生了很大不同,而是更加注重实际的操作用途。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某些领域,机器人将更多地参与、接替人的工作,这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国内各行各业在“用工荒”和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夹击下,对智能机器人也正呈现出爆发性的需求。
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2014年机器人销量再创新高。工信部日前明确表示,机器人应用是未来的产业重点之一,鼓励机器人研发单位和原材料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应用一批专用工业机器人。
面对产业转移、2012年后劳动力总体数量下降以及不断出现的用工荒,制造企业用工缺口已是常年存在,严重时甚至会达到20%至30%。近两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机器换人”的构想正在逐步落实。
浙江宁波“埃美柯”投入2500万元对水暖件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每道工序减少人力成本近2/3。宁波海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兴良就此算了一笔经济账:平均每条生产线少用工20名,按人均7万元成本计算,一年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就可节约140万元。
据悉,自2013年,浙江省提出“555机器换人”推进计划,即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项目,投入5000亿元资金,推进“机器换人”战略。
而“机器换人”也已成为制造业大省广东的热门话题,如广东东莞从去年起每年安排2亿元扶持企业“机器换人”;从2015年起,广东将通过奖补措施推动珠三角地区企业“机器换人”,今年的目标是600家企业。
在用工成本节节攀升的情况下,“机器换人”同样受到了江苏企业的追捧。从常州、无锡到徐州、宿迁,制造企业纷纷跟上这股热潮,在大幅提升劳动效率的同时,还增强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众多国际知名机器人厂商已加速在江苏布点,如安川电机在常州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工厂,发那科(FANUC)等日资企业也陆续在江苏建立生产基地,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目前,江苏省机器人研制企业已超过50家。
据了解,江苏正在推动各级政府设立高端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或产业资金,并重点培育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00个省级技术中心。目前常州、徐州、昆山、南京、张家港等地均在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助推江苏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
最大挑战是人才
要完成“中国制造2025”规划,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高端人才的匮乏和低端人才的过剩。
当“中国制造2025”变得火热之时,同样不能忽视制造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因连续的金融危机,欧美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高端制造业正回流本土;另一方面,受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低端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转移。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目前我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中,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而德国为273台,日韩更是超过了300台。而“工业4.0”会衍生出大量相关配套产业,如自动化、大数据和3D打印等,但同时也意味着会让一些岗位面临消失的局面,其中受到最直接威胁的,或许是那些流水线上的装配工。如何安置这一群体,也是中国制造迈向“工业4.0”之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日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在出席“2015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面临劳动力素养提升和劳动力需求减少两大挑战。
林左鸣表示,面临的挑战第一个是劳动力的素养要提升。“过去我们靠廉价劳动力曾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只要9年义务制教育完成,一个初中生足以在沿海地区承担起发达国家相关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来后形成的用工需求,但是如果按照‘中国制造2025’这样一个目标来做的话,显然不是一个初中生或大专生能胜任的了,必须有学历、素养更高的技能人才,这对我们劳动力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挑战是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说不定有一天整个制造业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会变得微乎其微。”那么,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怎么解决?这是一个新问题。必须有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说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制造业的服务化等等。“比如说我们要考虑进行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或者是要用创意经济来改善整体就业情况,满足变化了的就业市场的需要。”
林左鸣还强调,这样的目标非常重要,需要采取措施,创造一些新的机会来给企业减少的用工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从“工业4.0”这样一个新的目标中应该看到机遇,同样也有挑战,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要想出办法解决其中存在的挑战。
另据麦肯锡调查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需要1.42亿高技能人才,若劳动者的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中国将面临约2400万的人才缺口。所以,没有专业性的高技能人才,中国版“工业4.0”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