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当本土机器人遇上洋机器人,谁将胜出?
2014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万5千台,占全球总量的20%,居全球之首。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还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让各方资本看准产业蓝海,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来自日本、瑞士、德国的工业巨头都在纷纷扩大对中国的产能,国内的机器人产业也在发力。那么,当本土机器人遇上洋机器人,谁会胜出呢?
机器人,为何七成订单旁落洋品?
对于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现有的数据似乎并不是非常乐观,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很快,但是所占份额却不大。国际四大知名机器人品牌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占比高达70%,而中国本土产的机器人只占到市场份额的三成。为什那么会有这样一个7比3的数字差距。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的说法是: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研究比较晚,几乎是从本世纪才开始,而那个时候,国外已经有很多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
曲道奎:当时到它那儿一看,几乎就是一个机器化,所以看完是非常震撼的。这时候才知道机器人我们过去老是在实验室里面搞,没想到机器人还会有这么大一个作用,并且在国外已经是大批量在工业中。无论是在资金上,在品牌上,在企业管理的经验上,在市场上,包括怎么去做产品,可能对我们来讲都是空白。
洋机器人“水土不服”:售后时间长、价格太贵
当然,中国企业使用洋机器人,并非一帆风顺,第一是售后服务,使用国外机器人,一旦发生故障,修理时间耗费很长。
埃夫特公司副总工程师胡国栋:在使用德国杜尔公司喷头机器人的时候,当时有一个设备故障,我们查资料的话,他写的很简单,没有说明这个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压力非常大,而是停下来一天了。
第二个难题是:洋机器人的售后服务价格昂贵,公司为进口机器人付出的高昂代价一直困扰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礼进,他记得:有一次,外国专家只是简单修改了一些程序,企业就花了一百万元:“升级改造的时候,我们就是请了这个进口的机器人厂商,来为我们服务。就是从国外这个上飞机开始,一直回到他们下飞机为止,按小时收费,几百欧元一个小时。”
本土机器人后来居上,本土化服务:一对一维修、收费合理
而这些难题,正在被本土机器人所解决。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介绍,现在国产机器人不仅卖机器人,还会配套提供一对一的售后服务,甚至附带技术人员。
宋晓刚:如果企业老是操作不当,他的维修服务的量就非常大,因此,有很多企业销售之后,还专门配备了人员。
宋晓刚认为,我国自主产权的机器人产业化程度目前还有待提高。不过,我国围绕机器人产业化的战略正在加速布局,就在上个月,工信部明确提出,要培育打造15到20家标杆智能工厂,同时,还将开发应用一批专用工业机器人。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