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们纷纷跨界令人眼花缭乱,跨界是科技巨头们的自救式路径,战胜竞争对手的不是同一个领域的赶路人,而是其他领域的创新者。
在这个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曾经的科技巨头迅速衰落,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历史经验表明,战胜竞争对手的不是同一个领域的赶路人,而是其他领域的创新者。因而,“跨界”成为科技巨头自我革命的自救式路径。
每个周二下午,隐藏在北京世贸天阶后名为“腾讯汇”的小楼里,当前最前沿的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创业者会开设讲座,讲解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新的商业模式等。这是中国科技巨头腾讯保持创新的重要渠道之一。
腾讯在争议中不断自我革命、跨界整合谋求创新,通过入股等方式构建以腾讯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大众点评、京东、嘀嘀打车……一个个细分领域的业界翘楚被纳入腾讯的帝国版图之中。
玩跨界的科技巨头不仅有腾讯,6月18日,美国网络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推出第一款手机,引来了广泛关注。有人说,亚马逊不务正业。但这似乎成为了潮流,谷歌、苹果、亚马逊都发布了平板,都有了机顶盒,谷歌有点像脸谱,苹果有向谷歌发展的趋势。在中国,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不断上演跨界大戏,涉足陌生领域。这些科技巨头为何越来越爱跨界?它们在寻找什么?
眼花缭乱的跨界
今年1月,搜索巨头谷歌宣布,将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智能家居设备生产商NestLabs。3月,脸谱以2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虚拟现实技术厂商OculusVR。5月,苹果公司收购耳机制造和流媒体音乐服务商Beats,斥资30亿美元。
三大科技巨头接连的收购让外界惊讶和质疑,因为它们都是跨界收购,而且数额巨大。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6月初,苹果举行了全球开发者大会。苹果推出新的手机操作系统iOS8,同时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以及健康应用平台Healthkit,这彰显出苹果对于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雄心。同时,在开发者大会现场,苹果不忘展示其车载系统carplay和三款搭载carplay的豪车,让参观者体验了一把“人车合一”。
6月底,谷歌也召开了开发者大会,除了传统的安卓手机系统升级版外,谷歌还发布了健康管理平台GoogleFit、智能手表系统AndroidWear、智能电视系统AndroidTV以及车载系统AndroidAuto。
人们发现,谷歌和苹果越来越像。目前,二者至少在手机系统、车载系统、电视系统、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健康管理和智能手机等7大领域高度重合。
此外,谷歌正在全力进入社交工具、娱乐和交通等重要领域。除了Nest公司,谷歌已经开发设计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流视频设备、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同时,谷歌还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本。
这时,也传来亚马逊要做手机的消息。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尽管苹果和亚马逊在并购上的动作没有谷歌那么大胆,但它们也通过对自身核心业务的深耕,把自己的能力圈拓展到了新的领域里:比如视频和支付业务。
苹果的传统关注点在于如何向消费者提供设计优异的消费电子产品。现在,在着眼于电视直播供应的同时,苹果也在小心翼翼地踏进广告行业。亚马逊则是把未来的赌注下在了与其核心的电子零售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领域里,包括流视频、云计算以及移动设备KindleFire。
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移动互联网市场,你就会发现,这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跨界同样在中国市场上演。
2013年以来,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巨头,不断出手进行大并购,涉足自己不熟悉甚至看似无关的领域,数十亿甚至更大数额屡见不鲜。腾讯入股大众点评、京东、嘀嘀打车等,百度并购糯米、91无线、PPS视频,阿里巴巴则是收购文化中国、入股优酷土豆、并购UC优视。
“失去未来”的担忧
我们发现,从通信应用到智能手表、智能恒温器,为了能够在社交、购物、娱乐各个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数字平台,谷歌、苹果、亚马逊和BAT等国内外科技巨头们纷纷在看似不相干的领域投入了大笔资金,在趋于世界万物互联互通的道路上披靡前进。
它们为什么要不断跨界?回顾一下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些风靡一时的霸主或许可发现答案。
在互联网时代发端的时候,微软的操作系统是PC端毫无疑问的霸主。广阔的用户基数吸引了大量的软件开发商,从计算软件到游戏,大量的Windows软件把PC用户牢牢地钉在了微软的平台上。智能手机的伊始阶段,苹果占得先机,大量的用户、应用开发者涌入苹果iOS平台,微软显得没有那么风光了。而开源安卓操作系统的出现,成为谷歌抗衡苹果的一步棋,目前使用安卓智能手机的用户占了全部智能手机用户的八成,而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盛极一时的手机生产巨头沦落到被出售的境地。
很明显,科技巨头们害怕变成昔日的霸主,担心被超越。
谷歌CEO拉里·佩奇表示,“失去未来”是造成公司跌落的主要原因。科技巨头们十分清楚,如果无法迅速适应新环境,就只能成为跟随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环境变化尤其快。
雅虎自从在搜索领域让位于谷歌之后,就再也没能翻身。在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微软的Win8手机只能算是跟随策略。
在脸谱CEO马克·扎克伯格看来,“所有死去的大公司的裹尸布,都是它们自己的功劳簿。过去要想建立起一家脸谱这样规模的公司你得熬几十年。但是现在,10年就够。”
在这个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曾经的科技巨头迅速衰落,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不创新,毋宁死”成为残酷的现实。没有谁敢捧着暂时获胜的果实,舒坦地四仰八叉,只有不停地赶路才有可能相对安全。历史经验表明,战胜竞争对手的不是同一个领域的赶路人,而是其他领域的创新者。因而,“跨界”成为科技巨头自我革命的自救式路径。
构建生态圈的联邦逻辑
软件、服务和硬件,原本是科技市场相互隔离的三大领域,但随着“巨头效应”的不断蔓延,越来越多的科技大鳄开始跨界经营,不仅是为了寻求更多的营收,更是为了打造一体化的平台,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在5月底召开的2014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表示,希望通过分成70亿元夯实联盟生态圈。百度联盟发展部总经理马国林表示,百度联盟将基于“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三级开放平台,推进“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变革。打造以百度流量交易服务(BES)为核心的流量交易生态,为媒体、广告主、代理商提供更简单高效的推广及变现平台。
另外,目前谷歌等巨头大部分收入仍来自于网上世界。但由于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单纯的虚拟世界不可能无限拓展,需要向实体经济领域延伸。这正是包括谷歌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巴巴要遍布吃穿住行,乃至到水电煤气,抢占各种移动入口,以此获利。同样的逻辑,在完成对个人全覆盖之后,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将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为依托,开始向工厂、家庭、汽车等领域延伸,计划打造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和生活网络空间。
受此影响,未来制造领域将掀起并购狂潮,而这股潮流将由拥有新型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信息服务企业来主导。事实上,不仅互联网企业需要更多的跨界融合,大胆拥抱包括农业、制造业在内的非互联网的实体经济,为传统行业蝶变重生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支持,传统制造企业也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守工业化的思维,特别是钢铁、船舶、汽车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更应该主动在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等领域早扎根,以自我转型创新来化解当前危机。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