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连接

劳动力短缺 促进自动化产业快速发展

2025China.cn   2013年10月09日

  引言:当代社会,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因为人口红利的提高、国家老龄化问题的突出或者是其他因素,致使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这种情况,无疑是给工业自动化的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从而也就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工业自动化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设备产业,其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该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纳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同期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两者相互呼应。为政策支持工业自动化产业发展吹响了号角。根据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的预测,到十一五末或十二五初,我国装备自动化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亿元,前景广阔。

  现代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即将面临新一轮工业生产变革,即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自动化为代表的工业自动化革命。为什么会说这是新一轮的工业产业变革呢,因为在当今世界特别是以工业著称的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老龄化社会当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每个国家或多或少的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严峻形式。

  虽然现今是一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但人力的作用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既然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又没有非常快速的解决的办法,在生产中实现高自动化流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日本,大家提起日本的工业可能就会想到“机器人之国”,日本就是在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极力推行工业自动化的国家。而它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有目共睹了。而这就间接的带动了其它制造业大国来进行自身的工业生产的优化。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工业自动化的一个大的趋势。

  事实上从全球制造业市场环境而言,以低成本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牢牢占据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采取严厉措施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重新布局下游的生产制造体系,逐步将加工装配环节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耐克、阿迪达斯等纷纷宣布缩减中国在其全球生产份额中的比重。

  更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新技术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新的产业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制造业的兴起,对传统的生产制造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新材料的应用、3D打印等全新生产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协作服务的网络化,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富有弹性,劳动力投入更少。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是对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方式的一种替代,将使得一些被新兴市场抢夺的生产岗位重新回到发达国家手中。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基本载体和孕育母体,也是产业转移和分工调整的承接主体。从世界范围看,创新中心与制造中心分布难以完全分离,全球一些关键制造环节的空间布局,仍然在影响各国研发活动和技术转移的布局。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也意识到,产业空心化不但造成制造能力受损,也影响了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并寄希望于新技术突破和新产业变革能够使得制造业“王者归来”。

  “中国制造”仍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石。现有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短时期内难以撼动,“中国创造”尚需时日。在我国从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遭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阻击和遏制。“中国制造”存在着被“锁定”在低端生产加工环节的风险,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整体素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随着新的产业变革来临,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日益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推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实施基于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平台创新战略,构建新型的生产制造体系,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尽快实现从“组装者”向“整合者”和“创新者”的转变。

  随着高效的工业制造发展,经过数十年自动化技术的积累,自动化技术应用已深入到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呈现出纵横深度拓展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的竞争的日趋激烈,除了传统的汽车、造船、工程机械、电子、电力、化工等行业,工业自动化正逐步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光伏、服装等其他行业拓展,呈现出横向拓展的态势。另一方面,随着工控机以及制造执行软件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自动化向集成化、柔性化方向深入发展,开启了高端制造应用新时代。

(转载)

标签:工业自动化 装备制造业 自动化技术 智能制造 我要反馈 
什么是新一代机器人界面(HMI)?
ABB协作机器人,自动化从未如此简单
优傲机器人下载中心
即刻点击并下载ABB资料,好礼赢不停~
西克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