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财政补贴并不能解决光伏行业面对的成本以及并网难题,就在11月份财政部还取消了39个金太阳工程项目的补助资格,部分项目由于成本问题无法实际建造,也在侧面印证了这个行业的窘境。”
近日,一位关注新能源行业的人士向笔者表示,尽管四部委公布的种种政策利好,但是目前我国光伏行业还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2月2日,财政部、科技部、住建部以及国家能源局四部门联合宣布,在对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部署中,中央财政将对关键设备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的补贴,其他费用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按4元/瓦和6元/瓦给予定额补贴。并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3个开发区确定为中国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随着系列财政扶持措施的公布,目前面临成本高、上网难而导致对政策依存度较高的国内光伏发电产业链,再次闻风而动。
“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这一批光伏发电示范项目至少到10兆瓦、20兆瓦的规模,在工业园区基本上就可以自发自用、就地消化。”一家成功申报过“金太阳”示范项目的发电企业负责人向笔者表示,“为解成本高、上网难等难题,国家要求把各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内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重点,目的就是针对工业园区用电量大、电价高的特点,通过光伏发电就地消化,来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
拓内需:2年后国内市场1000兆瓦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一个战略型新兴产业而言,其发展初期,政策扶持不可或缺。
在此方面,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预期。“力争在5年内将太阳能发电(光伏)成本降低到初步具备与火电等传统能源竞争的水平。”在日前,由科技部、财政部等四部门举行的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动员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如此表示。
事实上,针对成本高以及上网难这两个光伏发电制约瓶颈,我国正在寻求突破。
为推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发展,国家四部委要求把各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内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重点,争取使园区内具备条件的企业厂房上都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而首批有13个开发区被列为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
据初步统计,我国有10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平均每个开发区面积都在几十平方公里,可安装光伏发电规模约在100兆瓦,这样仅国家级开发区就可以实现1000万千瓦装机。加上数百个省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装机规模就更大。
“要加快集中连片示范,建立有效的光伏发电商业模式。”在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动员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实行集中连片示范,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系统造价,也有利于电网集中管理。为此,财政部结合我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多、工业企业集中、用电量大的特点进行集中成片示范,仅2010年首批确定的13个“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一期建设规模为170兆瓦。
“由于2010年光伏市场和投资都很火热,一些新的产能将在2011年集中释放。光伏产能过剩隐忧再现。”至此背景下,为拓内需市场,四部门明确,2009年、2010年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工程建成投产后,明后两年将因地制宜进一步扩大示范,力争2012年以后每年国内应用规模不低于1000兆瓦。
“两头在外”风险积聚
“国外采取的是电价补贴模式(长效机制),我国采用的是安装补贴(一次性)的模式。这必然会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上述发电企业负责人表示,光伏上网电价政策迟迟不能出台也制约了光伏发电产业规模化发展。
“若要实现国内光伏市场的真正启动,除了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以外,仍需等待光伏上网电价的出台,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政府、电网公司、项目承包方和设备供应商的利益关系,才能真正促进国内光伏市场的大发展。”四部门的连续表态说明了国内对光伏规模化应用的推动正在加速,通过各政策细则的出台和实施,我国光伏行业有望改善“两头在外”的极端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光伏产能将超过8GW,占全球40%以上,明年产能或将超过10GW。但我国绝大部分光伏产品都出口国外市场,特别是对欧洲市场依赖度很高。而潜力巨大的美国市场又已经启动针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301调查,也使得外需市场充满了变数。因此,如何启动国内市场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的风险也在积聚,主要是“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善。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行业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是自给率仍在50%左右。在下游光伏应用系统方面,近年国内市场发展虽然有所加快,但由于上网标杆电价迟迟不能出台,因此,国内光伏市场尚未完全启动。
另外,今年以来,尽管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好于预期,刺激了国内光伏生产商扩产热情,可是,从目前已有市场公开信息看,明年欧洲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已成定局,美国、日本光伏市场则难以出现超乎预期增长,因此,要消化国内迅猛增加的光伏产能,只能寄望于国内光伏市场的尽快启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