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峰能力不足一直是中国电力系统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调峰难度。
“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科学规划和使用抽水蓄能电站,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一定规模的燃气电站,发展调峰能力性能好的火电机组等。”舒印彪说。
多位专家表示,配套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应是可行之举。被称为“电力粮库”的抽水蓄能电站能在用电低谷时利用过剩电力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用电高峰时将水放出发电。
根据测算,为配合风电、核电大规模发展后电网调峰及安全运行的需要,到2020年,华北、华中、华东地区应建设超过3000万千瓦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占全国总规模的57%。
专家认为,综合具备水、火、风联合调峰和高安全稳定性等特点的智能电网或许是打破新能源入网瓶颈的突破口。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说,智能电网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新能源的发电量吸纳、送出、用下,并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调度。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可以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坚强电网结构。
舒印彪认为,借助这个智能电网,将煤电和风电“打捆”输送,就能够将西北地区的风电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实现风电在全国范围内消纳。
智能电网目前尚处于企业规划和实验层面。专家们呼吁应尽快把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乃至社会理念转变的庞大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电网企业无法完成。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