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整整一年,电气行业都在侧耳倾听寒潮之中的“春意”,但市场数据绿色总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在一遍又一遍若有似无的“回暖”声中,电气行业“低调”前行。
诡异的行业数据低估、诡异的新能源疯狂、诡异的核电崛起……2009年的电气行业在多年“井喷”遭遇金融危机“寒流”后表现出异与往年的“诡异”形势。
回望这一年跌宕起伏的电气业界,是什么让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被奉为江湖的电气业,又是什么让你感叹风云变幻?所有这些,一言难以蔽之,驻足年末收尾之际,将这十个关键词收入记忆词典,铭记这个不同寻常的电气2009。
1低碳互联网式疯狂?
12月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一场低碳博弈也在各国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与会各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喧嚣中,绿色能源等概念被世界认识得愈加清楚。“绿色”、“低碳”、“减排”等概念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汇。
年终述评:
作为影响人类未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会议之一, 此次大会对中国能源行业的未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哥本哈根会议之时,一场波及世界的“全球碳战争”也早已打响。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在首屈一指的高GDP能耗压力下,中国首当其冲的受到了这场“碳战”带来的剧烈冲击。
对于中国传统的火电企业而言,此次会议传递的更多是难以下咽的“杀手”气息。长期以来依靠高能耗与低人力成本组合起来的竞争优势,在低碳时代到来之前面临着巨大的改变,这足以让它们中的大部分黯然退出,成为时代前进时打碎的瓦砾。
与此同时,一轮新的能源产业崛起态势已然如火如荼。太阳能、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作为“碳战争”中最为被看好的四路“大军”,究竟谁能在此低碳“新局”中风生水起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猜想。
毋庸讳言,这场“碳战争”将给中国的产业及社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变革。
2金融危机回暖气息很飘渺
“金融危机”,今年依然上榜。因为2009年全球各国宏观政策的背后,都能清澈地看到这个幽灵的身影。一个简单的四个字偏正短语,其力道却犹如太平洋[17.85 -4.29%]对岸一双薄翼扇动带来的“蝴蝶效应”。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毫不留情地以北美为中心向全球迅速波及。就是这样一场由金融衍生产品所带来的灾难,让全球各个国家不得不制定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
年终述评:
金融危机自现身之日起到现在,无人能计算出具体损失金额。但是,这场风暴在2009年却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变数。自第三季度开始,各大主要国家经济开始从崩溃边缘走了出来,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即全球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3《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千呼万唤始不出来”
新能源无疑是2009年电气行业乃至整个中国最热门的名词,今年年初提出的的《新兴能源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伴随着新能源的“热度”备受关注。
对规划年内恐难以出台的最新说法,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亚川证实:规划出台尚无时间表。“能源局早已制定好规划,已经按程序向国家发改委报批,下一步能源局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意见再次修改和完善,然后上报国务院审查。”
即将浮出水面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调整后规划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其投入规模也将大幅提高,预计到2020年,总投资额达4.5万亿人民币,拉动全社会总投资约9万亿元。这一数字无疑远高于此前业内预测的3万亿元。
年终述评:
风电与多晶硅的产能过剩风波与哥本哈根会议的不确定因素给欲将出来的“规划”增添了许多新的变数。“新的”能源振兴规划改为“新兴”能源振兴规划其中是否含有何种玄机呢?明年我们拭目以待。
4产能过剩疯狂还是死亡?
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千呼万唤始终未出台,然而在环保、节能的时尚面具下,新能源产业开始出现几近失控的产能过剩。受制于电力传输瓶颈和“一窝蜂”的争“风、光”境况,大步流星的新能源收到了来自国务院常务会议出示的重复建设“黑名单”警告。
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会议强调,要深化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能过剩的层次问题。
年终述评: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迈上正确增长轨道。进入年末,全年“保八”战役进入最后的冲锋阶段。然而,在保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已然成了一种“传染病”,横亘在中国经济复苏道路上,调结构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已成共识。为了抑制这一局面,中国政府开出了包括金融、土地等多项政策在内的药方。但药方能否奏效,我们还得看来年产能过剩行业的“体检”状况了。
5国网并购输变电不可承受之重?
这是在一场并购重压下的改变,今年7月17日,在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顺利将平高电气[16.13 -2.60%](平高)和许继电气[24.85 -2.24%](许继)两家电力设备巨头纳入囊中之后,输变电行业面临一场大洗牌,业界专家表示:“这将是一个输变电的剧变元年,因为输配电从此有了国网的身影。”
此次收购也被认为是国家电网为特高压建设和未来的智能电网开始“亲自招兵买马”。
此消息在一经公布之后立马在电力电气行业引起了地震似的连锁反应。国网此次并购事件在高压输变电行业看来,似乎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公平性质疑、关联交易、主辅分离相悖、扼制创新……电气工业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年终述评:
输变电设备行业走到今天这样一个“拐点”,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并购可以“成就”的。
可以说,多年“井喷”的形势和市场回报让输配电设备企业找到了足够的“骄傲”理由。
然而,表面欣欣向荣的背后,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市场换技术的无力,合资失败的阵痛以及国外巨头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的冲击……这些都是此次剧变所积累元素。
一直以来靠内需生存、“娇生惯养”的国内设备制造企业在金融危机的震荡下,就已经注定了今日的“剧变”。
6智能电网又一个4万亿?
近期,在A股市场近来风头最劲的概念——“智能电网”的带动下,思源电气[26.73 -2.76%]、国电南瑞[47.45 0.19%]、平高电气[16.13 -2.60%]等一批电力设备板块异军突起,在逆势中强势上扬。
截至5月27日,“智能电网”核心概念股国电南瑞和国电南自[21.21 2.76%]在最近十个交易日内的上涨幅度已接近40%,其他思源电气、泰豪科技[16.41 -2.55%]等“关联概念”股的上涨幅度也都超过了20%,在智能电网概念的神奇魔力下,电力设备的中国式梦想正悄悄的拉近现实。
年终述评:
2009年起,国家电网计划3~5年内投入五六百亿元到智能电网建设上,其中70%~80%将投往控制方面,20%左右投向硬件。并在3年后,实现智能化电网雏形。
我们认为,在智能电网建设初期,对以电网调度系统和数字化变电站为主的二次设备的需求将大大增加。而电力设备也将成为智能电网“宏图”下最实在的受益者。
7特高压破解国产化率?
1月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运,一直以来在备受争议中谨慎前行的特高压迎来了证明自己的第一次机会。
从一片反对声中上马到如今的万众瞩目,特高压终于“拨得云开见月明”。在首段工程成功之后,不得不承认,业界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技术、污染、资金的争议转向“后特高压”时期将要带来的能源结构转变。特高压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
年终述评:
作为世界最大的输变电最高“竞技舞台”,特高压的建设给国内各大电网设备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追赶世界最顶尖技术机会,而他们也出色的完成了第一次示范工程中的所有设备制造,为我国输变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提高。
然而,面对这块“香饽饽”,国际各大输变电巨头早已在场外苦苦观望了两年。经过两年间的不断努力,各大外资巨头也已通过合资以及在华建厂等“迂回”方式巧妙的躲过了国产化率的“围追堵截”,成功登上中国特高压舞台。一场对中国特高压三期超过400亿元“特高压蛋糕”的角逐也随之拉开帷幕。
8“空心化”产业繁荣背后的苦涩
2009年,在狂暴的金融危机之下,缺乏核心技术的一批生产企业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珠三角哀鸿遍野的“破产潮”再一次让我们认识到“世界工厂”的名不副实。
而“技术空心化”问题也在金融危机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年终述评:
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的年产量以超过了1亿千瓦的装机容量在飞速发展,一系列的大型项目、一批批的大工程、激昂嘹亮的国产化口号……
尽管我们的发电设备产量由过去的每年1000多万千瓦跃升为现在的1亿多千瓦,但是仔细看看,我们最终得到的是什么?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耐高温、高压的优质管材,大型变压器中的绝缘材料,开关行业中的断流器、控制系统……几乎全要进口。据资料显示,中国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中国装备制造业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
在中国制造业如火如荼、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国内不少行业企业核心技术为国外所掌握,受制于人,其情之危,犹如天空里高高飘扬的风筝,生命线却攥在别人手中。
9创业板十年磨一剑
9月23日,第一批十家创业板首发公司公布IPO发行价格;9月25日,创业板首批十家企业正式进行网上申购;10月30日,创业板集中挂牌交易……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在金融危机的危潮中诞生。
这个被期盼已久的交易市场让中国众多的创业企业得到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升值空间。这对于在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创业板的推出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战略规划的具体表现,与现有的主板、中小企业板一起,形成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多层次结构,同时,带动上市前的私募股权市场活跃和繁荣,使中国资本[5.45 0.00%]市场更加完善。
年终述评:
毫无疑问,随着这酝酿了十年的创业板大幕的拉开,一场批量制造亿万富翁的神话首先登场。作为此次创业板标杆中“三高六新”的重要体现行业之一,电气行业的企业在申报初始就呈现出狂飙的态势。青岛特锐德[41.80 0.99%]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锐德”)、北京鼎汉技术[74.25 3.27%]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汉技术”)、南方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风机”)……首批通过的十家企业中电气企业更是高达半数之多。
10“走出去”中国企业“未来之路”
自去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中国的实体经济经历了巨大考验,发电设备制造业也同样饱受排产难、订单减少、合同执行风险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困扰。
年终述评: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发电设备市场将“退烧”的预言也似乎越来越近,日渐膨胀的中国发电市场在井喷多年之后必将迎来一个饱和期。
如何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谋求新一轮发展的着眼点,或将成为我国发电制造业企业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而“走出去”这个在中国谈了几十年的话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我们迫切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国外市场才是国内电气企业生存的“必争之地”。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