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历程,江阴柳工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成功的并购案例,更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发展案例。10年来,江阴柳工已经成长为柳工业务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柳工在路面机械领域的开拓打开了局面。2008年,企业压路机产销突破千台大关,2009年,产销量一举超过1900台,行业排名第三位。对于之前从未接触到的新产品,柳工凭借雄厚的研发能力、一流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完善的营销网络,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而且成就斐然。
走出柳州
2000年8月18日,柳工投资1130万元控股江苏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成立江阴柳工,专业生产压路机系列产品———在当时,这个现象被称为“柳工东进”。对于布局江阴,柳工上下无不欢欣鼓舞。1958年,柳工成立。在随后的42年内,柳工历经风雨,蓬勃发展,但是从未走出过柳州。这是柳工第一次走出柳州,并由此拉开了在国内其他地区布局的序幕。
其实,有一个说法远比“柳工东进”更具温情,那就是“重返江南”。为什么叫“重返”?熟悉柳工历史的人都知道,柳工的前身是上海华东钢铁建筑厂。1948年,该厂的部分员工和设备搬迁至柳州,才筹建了今天的柳工。当年来柳工工作的员工最年轻的今日也已是耄耋老人,这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柳工将布局的触手伸向了早已成为他们记忆的江南。
产品线首度扩张。对于任何一家工程机械企业来说,仅依靠单一产品是很难把企业真正做好做强的。今天的柳工,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土石方机械、起重机械、路面机械、小型工程机械、工程车辆等一系列产品构成的全套解决方案。除去柳工的扛鼎之作装载机外,没有任何一项产品的发端要早于压路机。即使是柳工的战略产品也不例外,挖掘机研发始于2002年,起重机研发则更晚,开始于2008年。
铸剑江南
并购前的江阴交通工程机械厂,厂房简陋破旧,管理水平落后,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员工思想状态不够稳定,在行业中属“无名小卒”,经营工作困难重重。十年发展,江阴柳工所走过的路,可称之为艰辛。
原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虽然产品有三四十种,但能形成批量生产并产生效益的没有几个,有的产品甚至只生产过样机。兼并后,江阴柳工砍掉了大多数不赢利的产品,只保留了几个有利润的主打产品,同时对这些主打产品进行技术改进。
同时,江阴柳工借助集团的先进管理理念及研发资源,对生产管理、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和工艺技术进行大力改造。把原有的靠手工划线来实现加工和人工搭台架进行单件生产的企业转变成为一个科学管理、流水线生产的先进企业。
在江阴柳工的发展理念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是,永远做行业的领跑者。在不断推出符合细分市场的新产品的同时,该企业先后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和2009年进行了三次全面的技术升级。每次技术升级都引领了行业的共同发展。比如,2004年6月的第二次升级换代,江阴柳工在产品上采用带同步器换挡变速箱和倒置结构,开创了机械式驱动压路机的新纪元,降低了维修难度,模仿者不在少数。产品更新的阶段性,使柳工压路机更呈现出系列化、配套化。10年来,该企业的销售增幅一直高于行业,在江阴柳工迎来第一个10年的时候,压路机销量牢牢地站到了行业第三位。
共赢未来
企业并购,文化先行。有着50年悠久历史的柳工,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企业文化元素,在几代柳工人中传承的优秀品质,是支撑柳工持续发展、扛起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旗帜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购之初,原企业员工没有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甚至一些老员工对柳工还抱有很深的排斥心理。江阴柳工成立发展10年来,不断融入柳工、接受柳工文化,终于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合作创造价值”是柳工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商方面,江阴柳工成立以来,先后与多家配套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2年,柳工与上柴联合,对柴油机进行技术改革,引导了压路机动力系统的技术革新,上柴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压路机动力领域的领先优势;经销商方面,销售人员专项负责的“专职机构”的营销方式已经作为成功经验应用到柳工其他产品的销售业务中;科研创新方面,江阴路面机械研究所由柳工技术研究院统一管理,借助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化与柳工研究院进行资源共享。
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江阴柳工即将迎来新的轮回。在这新一个10年的开始,二期工程建设的开幕将再度为企业的高速腾飞注入活力。产能提高、产品结构丰富将成为最显著的特点。其中,环保、节能和机电液一体化高技术含量的压路机产品,是江阴柳工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柳工集团的质量管理、管理优化等手段仍将持续不断地注入江阴柳工。
“十年磨一剑”,10年的发展壮大,为柳工路面机械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行业排名持续上升,国际市场不断开拓……未来的10年,江阴柳工的目标仍在不断改写。江阴柳工人正以柳工使命为己任,不断挑战自我,以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世界柳工”的愿景。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