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上海举行。此次展会上,一大批体现国内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最新水平的产品集体亮相,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龙"机器人、国产大飞机,成为本届工博会上的亮点。对此,专家认为,"中国创造"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不过实现工业最终的升级换代还需要跃过技术、资金和产业布局等诸多壁垒。
工业制造多了"原创味"
与往届的工博会相比,今年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来自中国本土研发、创造的高科技工业品明显多了起来。
在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区,齐二机床、武重机床和星火机床分别展示了各自最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这些产品都代表了中国机床业的最高水平。据齐二机床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预计今年国内机床的市场占有率10年来将首次超过50%。而在环保技术与设备展区,上汽集团最新研发的"上海牌"插电式燃料电池轿车也闪亮登场。据介绍,该款轿车以动力蓄电池为主能源,燃料电池环保系统为辅助能源。上汽集团表示,这款尤其自主创新开发的插电式混联机电耦合驱动技术有效规避了丰田、通用等国内外混合动力产品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将掌握更为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在本次工博会上大放异彩的机器人展区也不乏中国本土产品的身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带来的"五指仿人机器人灵巧手",是目前世界上灵活性、操作性最强的仿人型机械手之一,可在放射性或者太空等人类不适合的环境中运用。
此次,在工博会上ABB公司展示了世界上速度最快和精度最高的六轴机器人---"龙" IRB120。它是ABB中国机器人研发中心开发的第一款ABB核心机器人产品,填补了ABB中国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空白,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飞跃。"
在今年首次增设的航空航天技术展上,大型客机研发项目C919外形样机吸引来大批观众。宝钢的相关人士表示,运用在大飞机上的航天航空用钢将由宝钢自己制造,目前宝钢已经完成相应的技术储备,可以根据国产大飞机的要求与之配套。
还有诸多难关需克服此次工博会展出众多的中国本土高科技产品,让业内人士感到"中国制造"已经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向"中国创造"升级。对此,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指出,由于世界资源有限,不进行技术升级的"中国制造"没有发展前景。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00年-2000年,世界工业化进程迅速,但全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消耗天然气、煤炭、钢铁分别高达2650亿吨、1420亿吨、380亿吨。牛文元表示,鉴于21世纪全球创造的经济规模是20世纪的3-4倍,很难想象,"中国制造"还能以20世纪的"耗能速度"来支撑。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成了实现"中国创造"的必经之路。他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包括多个技术体系的突破:低碳乃至零碳的能源开发技术体系,能源效率提升体系,节能和"再制造"技术体系,智能电网体系和储能技术体系等。
有经济专家表示,"中国创造"还要注意避免出现重复竞争。一项新兴技术一走出实验室、进入产业化阶段,便会吸引大量资金投入、项目上马,短期内甚至形成过度竞争、产能过剩的局面,要尽可能避免这些现象。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戴国强表示,政府将把科技、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变成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目前已有28家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这将激励更多人探索技术创新、使技术产业化。此外,政府还将建立更多融资平台,探索建立私募基金、风投基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