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望工业自动化新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工业自动化领域有新的发展。一是推出自动化集成体系架构。现今企业过程管理与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要求自动化技术能够提供一揽子解决自动化控制,以及整个集团的生产管理、执行等信息系统全集成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的金字塔模型已由原来的5层结构简化为3层--企业资源规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与过程控制系统(PCS),建造的是三层模型,且三层模型联系紧密,强调企业信息和控制系统的集成,主要目的在于为工程设计和组态(工艺设计、设备设计、自动化设计和编程等)、调试投运、运行操作、资产管理和优化、维护等各环节提供统一平台。
二是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从工艺现场层到工厂(集团)管理层可经由以太网,基本实现信息的畅通无缝流通,通过信息的无缝集成、过程优化和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以缩短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和改善环境,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三是自动化技术追求互补与渗透。把PLC、DCS、IPC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一定的互补。混合控制系统(HCS)的一个特点就是把PLC、DCS完全的互补与渗透,
四是自动化系统要更加注重功能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是指防止黑客入侵,信息泄密等;功能安全是指控制系统所执行的安全功能失效引起的可能危险。目前已相继出台的国际标准有IEC61508-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IEC61511-关于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一般以整体安全等级SIL来评估风险程度,共有4级,安全等级SIL越高,风险就越低。在自动化领域内现今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产品,如西门子的故障安全容错S7F/FH系统,Rockwell的Gruard PLC等。
五是无线通讯技术广泛应用和射频识别技术的突起。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在汽车、石化、水处理等行业有较多应用,现在正方兴未艾地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也是工业自动化产品一个新的增长点,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和高可靠性。RFID在运动控制,物流技术上应用很广泛,与视觉系统一起来进行运动控制,更趋高度智能化,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是极为有利的。
六是控制系统由集中向分散化发展。智能化分布式I/O是将某一部分I/O组成一个有自治能力的节点,其本身带有处理器,独立完成某一部分的控制。由于组合在一个框架内,它可直接安装在现场,甚至空间十分有限的地方,但它同时又可链接到中央计算机,从而将控制系统从传统的三层结构简化为二层结构。
七是人机界面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已日趋人性化。今后的人机界面已不仅仅局限于SCADA以及编程、监控和诊断等,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人机界面可以为操作和管理人员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功能强大的模块化软件和多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使人机界面成为企业实时生产信息以及商务垂直集成的统一。
接轨国际标准决胜未来
我国首个《中国高科技标准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的先进性及先发制人的时机制定了标准,标准制定的后发国家如果想再参与这场标准战,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报告》还认为,跨国公司正在通过"私有协议公共推广"、"交叉许可寡头垄断"、"多层标准层层推进"、"强化法律打击创新"、"政策游说全球施压"等手段,强化标准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力,以期攫取超额利润。这与过去通过产品销售来占领市场的手段相比,是"换一种方法的游戏"。"未来企业之间最激烈的竞争是规则之争,其中关键的是标准制定权"。所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这句话在业界已广泛流传。随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标准的重要性,却也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制定一个标准,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一旦这个标准被业界、国际认可,后面的回报就很大,否则投入就可能打水漂了,但冒这个风险值得,也很迫切需要的。2007年12月14日,由中国浙大中控领衔制定的工业通信网络标准EPA正式被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为国际标准,标志着国企业也开始参与制定该领域的"游戏规则"。民族自动化产业要壮大、发展,需要更多像中控、研祥等"排头兵"。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表示,要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企业和国内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当务之急是必须充分利用五年的缓冲期,把企业主导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把产品实物质量提高到国际水平。专家指出,标准问题已经超越国内的技术经济范畴,成为产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国际标准作为世界各国协商一致的产物,反映了国际普遍达到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因此,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必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同样,没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技术支撑,中国扩大出口,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就会阻力重重。据调查,近几年中国60%的出口企业遇到过国外的技术壁垒。欧盟通过CR法规和对中国动物源性食品的限制。因此,大力推进采用国际标准,被视为破解国外的技术壁垒,促进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技术途径。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敏佳说:"为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提升我国数控系统标准的水平,扩大在国际数控方面的地位和话语权,增强我国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标委会将努力介入与数控系统产业相关的国际标准制定,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争取将《机床数控系统现场总线硬件接口与通讯》、《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与评价规范》等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萎缩,不少企业开始转向,把重心向国内市场转移。这必然加剧国内市场竞争。然而我们的许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别人手中,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总体水平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标准,落户的国际标准很少,决定了我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和受"剥削"地位。但从长远来看,民族自动化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随着我们不断地掌握新技术,国内标准不断完善、与国际标准不断接轨,我们必将在国际标准话语权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