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日本是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有25万多名工业机器人在日本的工厂里忙碌,主要是为了降低高昂的劳动成本,同时支持未来的工业机械化。在未来15年内,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有望升至100万。
大观园
在刚刚过去的炎炎夏日里,电影市场异常火爆,韩国导演郭在容拍摄的日本影片《我的机器人女友》虽然在中国票房惨淡,但该片去年在日本公映时曾创造首周末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票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人对机器人的认同和追捧。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日本国内,能做拉面的机器人大厨、能相互打棒球的机器人对手、能够拉小提琴的机器人乐手、能够与孩子交流的机器人婴儿护理员等层出不穷。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对机器人如此青睐有加呢?美国《时代》周刊刊发文章进行了分析。
推动经济发展
如果日本工程师一往无前地进行研发的话,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机器人世界大赛的拉拉队队员。
每一两年,日本研究人员都会推出一款新的机器人发明——最新占据报纸头条、吸引大众眼球的机器人是7月初推出的一款机械化的棒球对手,包括一名击球手和一名投掷手,投掷手的投掷好球率达90%。
日本发明了很多机器人,有些让人惊叹,有些却让人深感恐怖,其中的大部分机器人都没有大批量生产,进入大宗商品市场,但是,这并没有阻挡日本科学家研究机器人的雄心。机器人技术在日本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日本向机器人产业投入了上亿美元,希望到2025年该产业的收入可以飙升到700亿美元左右。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有25万多名工业机器人在日本的工厂里忙碌,主要是为了降低高昂的劳动成本,同时支持未来的工业机械化。在未来15年内,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数量有望升至100万。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教授珍妮弗·罗伯逊说:“机器人技术在21世纪的日本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同汽车产业在20世纪一样。”
众所周知,日本一直对接受海外移民持谨慎态度。因此,日本希望其新崛起的“机器人军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日本日益降低的人口出生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力的萎缩。目前,国外出生的日本人占该国总人口的2%,而美国则为12%。
尽管日本的机器人工业对缓解劳动力减少有所帮助,一个机器人可以取代几个工人,但是,日本的政府官员深知,日本日益减少的劳动力将成为未来的养老金和健保计划的重负。
展示研发实力
尽管如此,日本的主要投资目标非常切合实际,机器人技术也享有很高的声望,它可以让日本的大型技术公司向世界展示其最先进、最前沿的研发能力。
日本本田公司斥资几百万美元来研发其首款类人型、能够行走的机器人ASIMO。ASIMO身高大概120厘米,重约48公斤。它不仅能计算出距离,还可以觉察出用户及物体所在的方向并移动。此外,它还具备区分人的容貌的能力。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家诺伊尔·沙基说,本田公司“对该款机器人直接的商业成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沙基指出,尽管如此,本田公司的实践一箭双雕:既向外界显示,他们是该技术的领头羊,同时又给本田公司一个机会,通过把最优秀的工程师安置在ASIMO研发部门以奖励他们。
高价让人望而却步
除了大型类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之外,日本研究人员还制造出大量广受消费者欢迎、用于娱乐和疾病治疗的机器人,比如宠物海豹和能够迅速做出煎饼的机器人大厨。但是,不管这些机器人多么聪明或者多么令人爱不释手,日本的商业机器人还是有着严重的缺陷:那就是价格不菲。
消费者只能在动辄数千美元的高昂价签前却步。索尼公司的AIBO机器狗大批量生产了几千只,每只售价2000美元,刚开始广受追捧,但是,其高价仍让普通民众吃不消,问世7年后,机器狗最终在2006年黯然退场。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衰退对机器人产业也没有什么好处。全世界都开始缩减汽车和新发明等奢侈消费,机器人在工厂的地板上默然等待,积满灰尘;另外,随着今后日本的生产暴跌,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将大幅萎缩,这些可能都会打击日本机器人工业的发展。
不管怎样,机器人工业的“暂停键”都不能阻止日本的科研工作者,他们还将继续研发工业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不时推出一两款让人惊叹的杰作,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希望某一天可以把科幻小说中的幻想变为现实。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