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积极研究榕台产业对接计划,在海交会上福州签约台湾直接投资项目共37项,利用台资2.44亿美元;厦门市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持续走强,今年上半年合同利用台资增长170.2%;泉州积极探索“以台引台”招商
模式,推进泉州台商投资区、泉港台商石化区等对台产业对接专区的建设。2008年,泉州新批台资项目34个,投资总额5.89亿美元,同比增长62.3%,高出全省37个百分点……
发展为重,着力先行,本身需要支撑,靠什么支撑?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
传统的不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需要突破。我们需要在体制机制、科技、管理、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大胆突破,着力创新,以增活力、强动力,以自主创新赢得实力、赢得先行、赢得发展。
持续为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和智力支撑的“6·18”即是一个伟大创新。通过“6·18”平台,实现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全方位对接,几年来成功对接了2万多个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的项目,总投资达2000多亿元。“6·18”使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福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推进了福建产业的优化升级,加速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助推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在泉州,他们紧抓机遇,全力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掌握技术话语权可见一斑:2008年,泉州有3家企业参与3项国际标准制修订,35家企业参与23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在此带动下,泉州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实力不断壮大。2008年,全市销售额超亿元企业达804家,占全省的31%,居各设区市首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9件、中国名牌产品46个,居全省首位。
抓住重点,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发展
乘势而上,建设海西,需要有所作为,需要突破重点。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有所作为只要突破重点,突破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恰恰相反,突破重点只是我们推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才是根本目的。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因而,在推动发展中,我们要把握好突破重点与统筹协调的辩证关系,做到既让“一树”成长,又让一片“森林”繁盛。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海西5年多来的生动实践,是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过程。因为,以人为本求先行,始终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PAC控制技术的解决方案及主要产品
从定义可以看出PAC其实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体化的软件平台和基于开放式模块化结构的硬件平台。PAC技术的解决方案也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一般来说,有两种提供PAC软件的方式:基于PLC控制的软件和基于PC控制的软件。
1)基于PLC控制的软件方案。绝大多数PLC厂商通过在已有的扫描式架构中增加新的功能来建立PAC软件,这些新功能包括以太网通信,运动控制和高级算法。通常他们会保留PLC熟悉的编程方式以及在逻辑和控制方面固有的特点。因此这种PAC软件通常是为了适合特殊类型的应用而设计的。
2)基于PC控制的软件方案。在PC方面,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采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如来自美国WindRiver公司的Vx Works来实现的。实时操作系统能够控制系统的各个层面,从I/O读写速率到控制器上各个线程的优先级。并且为了使用户能更为容易地开发出可靠的控制程序,生产厂商增加了抽象层和I/O读写架构。因而这种灵活的软件非常适合于定制控制,数据记录和通信等方面的应用。
硬件方面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依靠先进的CPU技术和开放式的设计(如:工业以太网)。根据摩尔定律,最新的CPU在其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的情况下数据处理能力却变的更强。从而使用户在获得更为稳定、可靠的CPU的同时还获得了出众的计算能力。也使得制造厂商有可能去选择标准的嵌入式系统结构进行设计,摆脱传统PLC因采用专有的硬件结构体系所带来的局限,使系统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前景。所谓开放就是在产品设计、元器件选择、网络通信、操作系统、监控及显示等方面都采用国际标准或大家公认的工业标准。时刻想到标准化就能使不同厂家的产品兼容、互换、并且能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中运行。像工业以太网就是这样的标准。以太网(Ethernet)自1975年问世以来,至今市场占有率已高达80%,毫无疑问是当今LAN(局域网)领域中首屈一指的网络。以太网可以分为很多等级,一般简单的控制系统没有必要采用以太网,但对复杂的系统是很有用的,操作方便,而且能直观地看到各处的图像。
技术动态
PAC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的需要,PAC技术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进一步发展。
1)设备规格的多样化。为了满足各种实际生产状况的需要,PAC的规格将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具体的生产环境中,选择合适的控制系统要求的PAC,有利于降低成本。
2)支持更多的控制功能。目前,PAC已经将逻辑、运动、过程控制等高级功能集成到了单一的平台上。而未来,PAC将进一步融合更多的功能,例如对于安全性的考虑,批处理等等。当信息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时,其安全性就将成为需要考虑的第一因素。
3)商业系统的集成。为了实现真正的实时性,自动化设备供应商将在PAC内部继续创建商业系统的连接通道而不依赖于其他的连接设备。PAC将内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一些属性,例如:标准接口的建立,它将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控制层和管理层之间的连接问题。
4)简单的系统维护。PAC将往更小化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它将拥有更出众的数据处理能力。其软件可以监控机器运转状况,硬件可以完成复杂的自检工作。为了提高生产率、增加利润,企业就必须及时有效地传递数据信息。PAC的这种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满足用户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形式(如:e-mail,网页)对数据进行维护。
5)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通过采用新技术来获得更高生产效率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新技术的使用是否会大幅增加成本和培训费也是厂家十分关注的问题。PAC未来平台将仍然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其卖主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商业技术和以太网等标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对成本的投入。
PAC既可以满足工业控制系统对于开放性和柔性的要求,又可以满足用户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利用PAC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收益的增长。ARC指出,尽管PLC的价格在逐渐下降,但是其整体销售额在未来的几年内仍趋于上升。而作为结合了PC和PLC优势的PAC,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PAC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和价位逐步的逼近于PLC,PAC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成为控制系统的主流。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