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来该省装备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省工业第一产业。目前辽宁省上下对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打造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共识,但在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上仍然存在五大瓶颈,亟待在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中加以有效破解。
最近,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对全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发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瓶颈:
首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的体制因素,使辽宁省一些龙头企业仍以系统内配套为主,配套零部件的外包业务进展较慢,市场上许多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很难进入这些企业的配套体系。二是一些创新型产品省内配套跟进能力较弱,迫使一些企业到省外、国外配套,有些企业不得不自己搞研发、建配套企业,形成了新的大而全、小而全。辽宁省输变电行业、数控机床行业等关键零部件、核心功能部件基本上要依赖进口,辽宁省船舶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只有25%,关键船载机电设备也要从国外进口。三是在产业集群内部缺乏产业链衔接,企业间在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企业间缺少行业的组织和协调,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
其次,产业趋同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手段,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抓项目,跑投资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一批企业和项目在集群内落地,出现了集群热、园区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区各自为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产业雷同,投资分散,低水平竞争,争夺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增加了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如临海、临河、临江的地区,都把船舶修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又一哄而上搞风电设备及配套产业。导致企业规模做不大、水平上不去,最终导致低水平恶性竞争。甚至在对外招商过程中竞相降低门槛,导致彼此竞争,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辽宁大部分所谓的产业集群仅仅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扎堆”,以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完全可以培育出以龙头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产业集群,或者符合辽宁实际的其它形式的产业集群。但从实际情况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依赖国内外低档市场,集群的行业地位还不高。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低、散、小、乱”现象比较普遍,集群中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间缺乏产业链衔接。专业服务机构、配套服务网络仍需培育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第四,对产业集群存在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发挥作用的机制理解不深,有些地区只是把当地企业进行简单归类就称之为集群,或把众多企业聚集到一起称之为集群,企业间的上下游关联不紧密,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缺乏产业链的设计和安排,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现代意义的产业集群模式来运作;二是重视大企业大项目,忽视了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有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重视增量,忽视存量。现在不少地区提出要建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等很好的发展思路,但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增量上,一味地依靠外力发展辽宁省的产业集群,往往忽视了本地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作用,在依托存量发展传统产业和利用增量发展新兴产业上二者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第五,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保障,然而由于辽宁省在发展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时间不长,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还不完善。如缺乏统一规划,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区域产业布局等缺乏权威的指导,造成区域功能定位杂乱,重点不突出,资源共享度低,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内部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技术创新平台、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很多方面还不适应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
辽宁省经济委员会提出,加快全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当前要加强对整体规划的科学论证,统筹好全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要建立和完善扶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保障,特别是要制定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要打造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
最近,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对全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发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瓶颈:
首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协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传统的体制因素,使辽宁省一些龙头企业仍以系统内配套为主,配套零部件的外包业务进展较慢,市场上许多质优价廉的零部件很难进入这些企业的配套体系。二是一些创新型产品省内配套跟进能力较弱,迫使一些企业到省外、国外配套,有些企业不得不自己搞研发、建配套企业,形成了新的大而全、小而全。辽宁省输变电行业、数控机床行业等关键零部件、核心功能部件基本上要依赖进口,辽宁省船舶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只有25%,关键船载机电设备也要从国外进口。三是在产业集群内部缺乏产业链衔接,企业间在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企业间缺少行业的组织和协调,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
其次,产业趋同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各级政府都把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手段,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抓项目,跑投资等一系列措施,吸引了一批企业和项目在集群内落地,出现了集群热、园区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各地区各自为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产业雷同,投资分散,低水平竞争,争夺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挑战,增加了地区之间的协调难度。如临海、临河、临江的地区,都把船舶修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又一哄而上搞风电设备及配套产业。导致企业规模做不大、水平上不去,最终导致低水平恶性竞争。甚至在对外招商过程中竞相降低门槛,导致彼此竞争,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辽宁大部分所谓的产业集群仅仅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扎堆”,以全省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完全可以培育出以龙头装备制造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的产业集群,或者符合辽宁实际的其它形式的产业集群。但从实际情况看,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总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产品档次和质量不高,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依赖国内外低档市场,集群的行业地位还不高。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低、散、小、乱”现象比较普遍,集群中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间缺乏产业链衔接。专业服务机构、配套服务网络仍需培育和完善。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第四,对产业集群存在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发挥作用的机制理解不深,有些地区只是把当地企业进行简单归类就称之为集群,或把众多企业聚集到一起称之为集群,企业间的上下游关联不紧密,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缺乏产业链的设计和安排,不能有意识地按照现代意义的产业集群模式来运作;二是重视大企业大项目,忽视了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有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重视增量,忽视存量。现在不少地区提出要建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等很好的发展思路,但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增量上,一味地依靠外力发展辽宁省的产业集群,往往忽视了本地企业在发展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作用,在依托存量发展传统产业和利用增量发展新兴产业上二者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第五,服务保障措施不到位。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保障,然而由于辽宁省在发展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时间不长,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上还不完善。如缺乏统一规划,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区域产业布局等缺乏权威的指导,造成区域功能定位杂乱,重点不突出,资源共享度低,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内部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集群品牌的培育、技术创新平台、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很多方面还不适应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要求等等。
辽宁省经济委员会提出,加快全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当前要加强对整体规划的科学论证,统筹好全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规划布局;要建立和完善扶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保障,特别是要制定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群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要打造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