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技术背景的九位业内人士就中国汽车业创新动力和障碍性因素、中国汽车新技术可能出现的领、未来创新主体和如何选择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参与嘉宾包括:陈卫德博士,博格华纳涡轮增压器技术与销售总监;伟世通亚太区音响和娱乐信息系统产品研发副总监鼎万里(DeanMiles);王秉刚,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特聘专家;庄严,《商用汽车》杂志;陈光祖,汽车工业资深专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钱永贵,南京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朴葵镐(GyooHoPark)是万得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宋健,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锐,英国拉夫堡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排名不分先后)。
记者:汽车业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动力(如消费者对安全性能的追求或政府法规推动等)。在中国市场上汽车新技术的开发动力是什么?
陈卫德:汽车本身的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各种控制技术等各方面因素都有从电子技术发展移植过来的痕迹,还有新材料的应用,也有其他行业推动的作用,但驱动新技术的动力基本上讲,或言主流驱动力是严格的政府法规政策的体现。另外还有些其他方面的驱动力,比如消费者的驾驶乐趣需要、消费者对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汽车性能的要求,比如欧洲消费者就特别强调燃油经济性,所以清洁柴油的技术很先进。中国的消费者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成熟度,人们对车本身的要求不那么苛刻,对价格比较敏感,国内现在基本上还是个初级市场,
鼎万里:消费者偏好一直都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上,消费者偏好也在迅速变换着。伟世通的市场研究(《2006年消费者调研》和《2007年发展趋势研究》)都表明中国市场在变成熟,消费者的品味变得与北美和欧洲消费者越来越差异化。拿汽车电子为例,消费者希望在他们的汽车内看到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似的发展趋势,他们还希望将其消费电子产品连接到他们的车上,比如iPod,手机等。
政府法规和倡议计划是另外一个驱动创新的动力。例如,欧盟法规关于汽车空调使用GWP值(温室效应系数)制冷剂的法规敦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开发新产品以达到目标。我们预期政府将在环境和安全方面出台更多法规,这将在推动新技术产生重要作用。
最后,与其它产业相似,竞争本身也刺激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生。汽车制造厂商需要通过添加更高端的汽车电子配置、具有品质认知度的内饰以将其车型进行差异化,来迎合市场需求(伟世通曾在中国所做的品质认知度调研显示:国内汽车用户对包括纹理细致的皮革或逼真华丽的木纹等品质出众、技术先进的材料非常偏爱,编者注)
记者:诞生于中国市场上的汽车新技术屈指可数,请问是什么障碍性因素造成这一现象?
陈光祖: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机制与体制、思想上、方法上。
①机制和体制上,很多都是释放工程,不能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
②要解放思想。不能按部就班,现在已经改革开放30年,应该需要新的思想。在底特律车展可以发现新能源车是前景很光明的,引进了市场的眼球。在思想上要大胆进取,要向前看。如今是个很好的机遇,超过摔倒的人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实力不上去,还是会落后。
③方法上,主要是衡量标准上,不能只以产量进行衡量。现在最主要是的不是抓市场而是抓企业。振兴计划的重点是振兴而不是救市。未来3-5年绝对有新的变革,危机后一定会绽放新的繁荣。如何迎接这个繁荣的方法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王秉刚:本土企业许多新技术开发项目未能成功还是跟企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有关。因为经验和资金的缺乏,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上面,很多企业或许有能力实现突破技术难题,但前提只是在实验室里,一旦应用到产业化量产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总归不能达到国外成熟技术那样的稳定和可靠水平,所以很多的新技术即便诞生在国内也未能实现马上产业化。从主观方面讲,企业领导人对于自主研发的决心将直接影响到该企业攻坚的进度和结果。
鼎万里:中国在全球的汽车产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个市场仍然在变得更成熟,这样它也面临着与其它新兴市场所面临的挑战: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做以提高创新:
--加大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和宣传力度,这样整车厂商和供应商才会愿意加大研发的投入;
--来自政府的激励计划,例如对于环保节能产品/技术的新法规或补贴;
--整车和供应商在投资最新技术的前瞻性举措(有很多尚未被市场所意识到)
--整车企业的采购策略,不断增加的采购数量将会提高供应商投资更多资源(用于研发)的热情
--培养资深(富有经验)的中国工程师
庄严: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取决于企业资金、科研能力的保障,比如像博世这种国外企业,他们已经完成了基本积累阶段,而中国的企业还是在走人家走过的路。在国内,没有经费支持技术人员做这些前端性开发,只要有现成的成熟技术就尽快拿来,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汽油机的电喷技术,这方面中国几乎都是进口的。越来越恶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到了了中国本土企业要搞技术研发的脚步。而且中国的学术机构也多是学术型的,技术与生产有所脱节。
商用车和乘用车有区别,乘用车是消费品,商用车是生产资料,乘用车除了作为代步工具以外车主还希望取得最大的舒适性和动力性,要标榜自己的地位或品位。而商用车车主则考虑投入最小并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同样产出"我用宁可购置更便宜的卡车",这样的思想差异决定了在商用车市场份额不像乘用车那么大,相关的新技术也是一样。很多项技术可以作为乘用车的标配装在车上,而且有很多新技术装在车上是给车主"长面子"的事,比如说氙气大灯,但商用车领域所有的人,不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喜欢比较成熟的技术。
从国内厂商的角度看,不乏很多攻坚新技术的实例,但这些东西是不是好用,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是没有结论的。厂家发展的潮流趋势也不太统一,他们多是一点点来,仍然以普通或已有的技术赢得市场和利润,并适时地推动些新技术。对已有的老技术老产品推迟增值,并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处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售后维修的考虑,新技术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尴尬境地。如果样样新技术都大力度、大面积推动的话那企业就不会生存下去了。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