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是自主开发,还是采用“拿来主义”引进国外成熟技术?这道选择题看似简单,中国汽车企业却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从大道理上讲,若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我们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受制于人。这是中国传统内燃机汽车发展数十年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如今是企业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实际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据笔者了解到的情况,在“九五”、“十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自主研发,或者在借鉴、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几乎没有拿来外国系统直接就用的例子。但近几年,尤其去年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增长势头很猛。
实事求是地说,整车企业这样做,有其难处。面对新能源汽车这样全新领域,企业要进行自主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还不一定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而采购一些本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其可靠性和批量生产能力又难以保证。相比之下,直接把跨国公司的成熟技术和产品买回来,就要省很多事。据笔者了解,广州30辆采用伊顿系统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运行了一年,表现良好、性能稳定。伊顿还称,其混合动力系统使用寿命能达到20~30年。 从目前看,中国本土的混合动力系统供应商还不敢做出这样的承诺。
另外,跨国零部件巨头在内燃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和长期积淀,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增色不少。这一点也是整车企业十分看重的。譬如说,伊顿混合动力系统和AM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采用一体化设计,既提升了性能,又为整车开发提供了很大便利。
就整车企业近期利益和实际效果而言,直接采用跨国公司的产品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的捷径。那么,有了这条捷径,我们就不要搞自主开发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尽管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有难度,采购跨国公司的产品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这些障碍并非迈不过去的大山。有位老一汽人曾对笔者说,上世纪80年代一汽垂直换型那么困难,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为何现在企业搞技术开发稍微困难点就退怯了呢?如果我们拿出老一辈汽车人的那种坚韧、勇气和干劲,咬咬牙,是不是也能挺过来呢?
退而言之,中国自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与洋品牌相比,在技术上是有差距,但还没到追赶不上的地步。以混合动力系统为例,目前自主品牌产品可靠性相对较差,这更多是制造工艺上的差距,完全有可能在批量生产中逐步改善,而且自主品牌混合动力系统具有低价优势。最直接的例子,进口混合动力系统每套售价在30万~40万元,而自主品牌混合动力系统每套售价便宜10万元以上,拿到市场上就很有竞争力。
更为根本的一点是,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追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重要契机。因为这一领域是全新的,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如果抓住机遇,跑得快,就能利用这一技术革新浪潮改变我们在世界汽车版图中的位置。如果只是靠买国外关键技术和产品,我们的这一目标永远不可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输不起了,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业立足世界的最后机会。如果关键零部件自主开发上不去,整车企业又不给本土零部件企业配套机会,那么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就又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摆在中国汽车业眼前的机会就会稍纵即逝。新能源汽车的开发说到底是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在这一点上,整车企业不应只图短期、个体利益,应当对本土零部件企业适当倾斜,在关键零部件上给予更多的配套机会。整车厂与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间达成这样的共识,形成这样的合力,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我们才会有主动权,才不至于落在别人的后面。
笔者并不否认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开发上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集世界资源为我所用,有好处。但应该适度、适时应用“拿来主义”,既不能完全依赖外方技术,更不能忘了根本。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发关键零部件技术最终只能靠自己,“拿来”不如“自己动手”。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基本立场,不能丢。中国新能源汽车刚刚驶入大海,如果现在不掌好舵,找对航行方向,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前途堪忧。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