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人手臂的轴向旋转极限角为正负270°,其中约220°为体力控制有效区间,220至270度之间为体力控制失效临界区间,270°以外为体力控制完全失效区间。而作业者被伤害的瞬间正是失效临界区间和完全失效区间。由此可以认定:要有效地保护电锤作业者的人身安全,就必须使电锤的瞬间反转角度控制在正负220°以内,就是说̶
基于上述条件,在锤身一定瞬间反转角度内制动的控制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技术应该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角动量敏感与测控系统;第二部分是电源控制系统。
在正常工作中,如果锤身扭转达到一定的角度值时,通过对扭转角度的测控装置将电锤工作电路断开。从而实现作业者的人身安全。要实现对扭转角度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物理量来鉴别:
1. 扭转角度θ
即当锤身扭转达到临界角θ时,工作电路断开;
2. 扭转角速度ω
即当锤身扭转达到临界角速度ω时,工作电路断开;
3. 扭转角加速度φ
即当锤身具有一定相对扭转趋势,达到临界角加速度φ时,工作电路断开。
首先,仅仅通过扭转角度θ是无法鉴别作业者是否处于危险状态的。因为在钻孔作业过程中电锤的姿态是动态的,其中就包含着轴向扭转动作,但此时的扭转是由于作业的需要,属于正常操作动作。如果此时的物理量θ被定义为“危险”,电锤就会立即执行“制动”,由此会影响作业效率。因此,该物理量不能作为判断作业过程是否具有“危险”或“安全”的性质。
在作业过程中,真正具有“危险”的锤身扭转是具有一定角速度特性的扭转。因此通过角速度ω或角加速度φ才能够判断锤身扭转的属性,即,是“危险”的扭转,还是“安全”的扭转,然后电锤依据该判断做出是否继续运转或制动。
目前,常用的对角加速度φ测量装置有如下几种技术:
1. K剪切石英加速度测量;
2. 静力平衡型硅加速度测量;
3. 液乳飞轮式角加速度测量;
4. 液环式角加速度传感器。
对以上各种加速度计的适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K剪切石英加速度计
采用石英或陶瓷作为敏感元件,利用其本身压电效应,测量加速度值。因其敏感元件自身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不适合野外施工条件,故不适用。
静力平衡型硅加速度计
该加速度计是在单晶硅上借助半导体加工工艺,制作加速度计的微结构部件,并把相关的电子线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特点,但由于其硅材料受温度影响易导致自身性能变化,故不适用。
液乳飞轮式角加速度计
该加速度计由传感器和二次仪表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测量微小精密的运载体角加速度。由于其测量精密程度度过高,易于产生过度敏感而做成无故停机,影响作业效率或作业者的情绪,故同样不能适用。
液环式角加速度传感器
该技术通过液环内的特殊工作液体作为惯性质量,相对于转换器件运动时,因液体的流动导致“转换器件——液体”界面处电荷的转移,通过测量液体流动电势,可直接得到与角加速度信号相对应的电信号。但由于其液体本身易受温度变化影响,故同样也不适合。
通过对上述角加速度φ测控技术适应性分析,均因其存在一定的问题被排除。由此对角速度ω的测量技术便成为判断锤身是否“危险”扭转的首选。
在角速度测量技术中,陀螺仪是较为成熟且常用的技术。陀螺仪分为机械陀螺仪和光学陀螺仪,其中光学陀螺仪在目前较为先进,其原理是基于sagnac效应,即在同一闭合回路中,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传播,其两束光的光程差、相位差和闭合回路的旋转角速度成正比。因其技术特性,人们谓之“光纤陀螺仪”。该技术与其他惯性传感器比较具有如下的优势
能经受振动、加速度和冲击
1. 工作寿命和存放期限长
2. 动态范围宽
3. 响应时间快
4. 启动快、功耗低、重量小
5. 潜在低成本(因为元件可批量生产)
6. 高技术工艺可使系统不受温度影响。
通过对光纤陀螺仪的技术特点的分析不难看出,只有该技术能适应电锤的防扭伤技术要求。因此,光纤陀螺仪便成为防扭伤电锤设计的首选技术。以E-CoreTM1000-型光纤陀螺仪为例,可以看出其技术性能与电锤防扭伤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新一代的E-CoreTM1000光纤陀螺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陀螺中性能价格比最好的一种。与传统的机械陀螺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其价格却与传统的机械陀螺相差无几。
E-CoreTM1000采用单轴旋转感应,对动态交叉轴和一般误差不敏感,其优良的带宽特别适合在运动中使用,使其成为跟踪、稳定、导航领域的理想选择。由于采用固态一体化设计,没有机
E-CoreTM1000基于高精度的光纤陀螺技术,能在分辨率0.05°/ S和带宽100Hz条件下测量100°/ S的角速率,并保持漂移稳定在3°/ h。
除了卓越的性能外,E-CoreTM1000还特别适合应用于严酷的恶劣环境,工作温度在-40°- +75°之间,抗冲击90G,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0小时,不需要重复纠偏,是替代传统机械陀螺的首选产品。
此图为应用上述理论设计的新型防扭伤电锤效果图
(转自:控制工程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