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射频识别(RFID)技术被成功地应用于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和出入场馆管理,以及对运动员个人信息、场馆信息、住所信息、比赛信息、医疗信息等进行查询和追踪。运动会期间,累计向与会者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家长、志愿者发放了近8万张带有RFID标签的胸卡。除使用了50只手持式读写器外,还在赛场、酒店、医疗机构等处安装了400多台读写器,并搭建了一套网络系统。
RFID在特奥会上的应用取得了实际的效果。通过RFID对运动员的个人信息、医疗信息和比赛信息等的及时了解,赛会提供了针对性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对特奥运动员的关爱。通过佩带的RFID标签,参赛者能够迅速找到场馆,志愿者能够迅速识别运动员。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很多特奥运动员未必能清楚地了解和表达“我是谁”、“该去哪”等。但有了记录有参赛者个人信息的RFID,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就能主动上前,读取运动员个人信息,并根据后台信息系统的提示,引导他前往场馆或回到住地。一位特奥运动员就是在走失的情况下,通过RFID被迅速地找到。此外,在会议场馆采用了UHF超高频读写器,远距离快速读取人员信息,允许多人同时通过大门,大大加快了人流速度。
特奥会上使用的RFID关键技术是在国家863计划“RFID技术及应用”重大项目支持下取得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成果。
上海特奥会是RFID技术和产品的一场实际演练,是RFID在大型赛事中的全球首次全面成功的应用,也是目前RFID用于个人身份识别的最大的案例。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