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中国制造”突出代表。如今,随着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以代工为主的玩具企业是腹背受敌。在低毛利甚至无利润的状态下,不少玩具企业开始被迫倒闭或者主动选择了退出。
一、无利营运引发倒闭潮
“玩具企业的倒闭潮已经出现。”成伟伦的话似乎有点儿耸人听闻。他经营的东莞天基木业有限公司以生产木制玩具为主,2006年企业几乎没了毛利。而不少中小企业已经无力经营,2006年下半年在深圳松岗就有20多家木制品企业倒闭。
“现在是无利营运!”深圳观澜宝德玩具厂的薛小伟厂长表示,他们是给国外品牌代工,产品的价格是定好的,现在毛利5%就很好了。“如果产品要翻工,就相当于白干了,甚至企业只能自己亏钱。”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玩具行业的毛利高达30%。
而成伟伦反映,玩具出口一般是人民币报价,而人民币上升几个点就把毛利抵消了。现在他们尝试用美元或者欧元报价,但是很多客人不接受;有的说好将一年报价调整为半年,但是到时候还是不能涨,否则客人就去找别的企业了。
现在我国玩具行业的发展很不乐观。薛小伟反映,很多有500人~600人规模的工厂,出现3个月的欠薪,工人去有关部门投诉就被迫倒闭了。现在有小企业生存不下去就转型做了贸易公司,也有人看好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做起了玩具辅料供应商,或者转行做了与玩具无关的生意。
东莞玩具协会相关人员表示,现在不少东莞的企业开始搬到广东省的河源、韶关、惠州等边远地区,或者去福建等外省甚至越南投厂,因为那里的成本相对较低。但业内人士反映,由于内地或者越南在劳动力、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不成熟,搬厂并不能解决问题。
“低利润使整个行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去更新设备,即使企业搬了地方也不买机器。”薛小伟表示。而在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的情况下,只有扩大生产规模才能生存,如以前做1000万元的订单能挣100万元,现在就要做2000万元的订单。“但是谁都不敢扩大规模,一旦没有订单,企业就死了。”他补充道。
在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都不敢接订单。生产遥控玩具的深圳市华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谷武反映,2006年公司有意压缩出口规模,去年出口额不到1500万美元,相对2005年2000万美元减少了20%~30%。
二、高成本难以消化
除了人民币升值外,现在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以及房租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成为玩具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原材料的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国际市场在不断地波动,生产企业很被动,客人的价格却不能动。”成伟伦表示,2006年木制品成本上涨了30%。但是受冲击最大的是塑胶类、电子类、铝合金类玩具,如去年五金的价格就翻了一倍,ABS(一种塑料)价格从11000元~12000元/吨上升到17000元/吨。
在薛小伟的账单里,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也是惊人。“玩具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中国已经不具备优势。”他表示,现在打听到的信息是越南每天最低工资是2美元,而深圳是4美元。现在深圳的最低工资是700元~800元/月,几乎每年上涨20%。
“用工荒”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的汤涛保守估计,2007年广东将缺少40万人,其中玩具行业约10万人。2006年7月~10月深圳玩具行业生产最高峰用工在80万左右,缺少10万工人。因此现在不少玩具企业在淡季(7~10月份以外的时间)也会养50%的工人。
还有企业房租、水电等方面的经营成本也不断上升。生产旺季每周2~3天的停电是常有的事,如深圳观澜宝德玩具厂就备有10台发电机。
“有些成本是从无到有,而且投入还是个未知数。”薛小伟表示。如环保成本,一条排污渠的一次性投资是60万元,平时一桶污水处理费是在350元~500元,因此这部分费用就好几万元。而欧美设置的环保壁垒,总体上将增加企业8%的成本。企业如果不达标将失去国际订单。
但是在企业成本上涨的同时,产品价格提升的空间却很有限。对于代工的企业,产品的价格是客人定的,而企业自主品牌提价则客户也不买账。
三、玩具行业如何破局
在玩具行业成本高企、倒闭潮隐现之下,自主创新、开发自有品牌被认为是企业生存下来的出路。
汤涛介绍,现在我国玩具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如在深圳1200余家制造商中,1000家左右是贴牌企业。而且玩具业的行情是没有存货,每年5~6月份接单,7~10月份拼命地生产,11月份出货,是被动地跟单生产。
“现在种种压力逼着企业自主创新。”谷武告诉记者,之前公司购买了宝马、奔驰遥控车的版权,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定位,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
但是薛小伟认为,现在自主创新还不成气候,很多企业还是选择OEM(代工)。因为设计人才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缺位造成仿冒抄袭等,使企业自主创新面临不少困惑。汤涛表示,有企业负责人曾直言“自主品牌开发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