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清,汉族,1985年9月-1989年7月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1992年9月-1992年12月北京数控机床研究所数近代机床操作与维修培训,1998年5月-1998年11月日本OKUMA公司精益生产研修,2004年3月-2005年8月中山大学MBA学习,2006年4月中共中央党校民企管理理论与务实学习。曾效力于广东湛海仪表有限公司、香港震雄集团。2002年6月至今任职总经理。
南方的秋冬,暖阳和着轻风在天地间挥洒着惬意。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3时许,当我们如约抵达顺德高新区“伊之密”的办公楼时,迎接我们的是总经理廖昌清那宽厚湿润的手掌。
一番基本的沟通后,廖昌清匆匆出门,驱车到外地忙工作去了。有关他的很多具体的言行及思想,则是由留下来陪同我们的市场部李东海经理及其助手介绍的。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对廖昌清“内向型企业家”的揣测。
孔子曾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语中的君子,应该就是廖昌清这类人吧?在当今国内塑机领域中,像廖昌清般的“敏行君子”实在稀少。
稀少的,就是宝贵的。行业中如此,社会中也如此。
技术发轫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任何一个英雄都是从平凡人做起的。廖昌清能成今天的成功企业家,与他当初踏实的“基层”工作不无关系。
1981年,年轻的廖昌清从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进入中美合资企业广东湛海仪表有限公司。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机械加工工艺员,主要负责编制设计,以及进口设备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莘莘学子自此学以致用,与机械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赞誉“震雄”是中国塑胶机械业的“黄埔军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内地招揽了一批人才。而这批人才中,目前已有好几位成长为各自塑机企业的领导人物,廖昌清就是其中之一。
1991年,廖昌清应聘到“震雄”,负责日本进口机床操作和维修。11年间,他历任机械加工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工厂厂长、生产总监等职务。从基层做起,保持着逐步成长的态势,直到2002年离开“震雄”。与逐步成长的个人地位相匹配的是,11年间廖昌清取得了不俗的技术成就。其中包括“”,“”,“低值易耗品与生产工时挂钩的定额管理”以及均衡生产与精益生产的推行等等。
眼光创业
2002年7月,廖昌清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他走出“震雄”,率领10余名技术及管理精英无赴顺德,开始创建新的塑机企业——。
放弃已有的地位与待遇,而选择去从零开始创业。不能不说是一次机遇,但也是一次挑战,需要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更需要技术和资金的实力。
而超乎创业所需要的软、硬条件之上的先决因素是眼光。
有独到的眼光,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任何一个企业,在它的企业初期都会承受巨大的压力,面临诸多困难。回想起来,廖昌清认为当时的最大困难是市场开拓、推广。
众所周知,“市场是企业生长的土壤”。做不好市场,也就做不好企业。廖昌清当然也清楚这些,所以在创业初期,他身先士卒,带领“伊之密人”为开拓市场作出了艰苦的努力。廖昌清甚至亲自去找客户,亲自在展会上向人们派发企业与产品的推广资料。
在廖昌清的带头努力下,“”终于在03年起在珠三角市场上站稳了脚下跟。
今天,当我们面对一个成功的“”时,最为感佩的还是当初廖昌清选择的眼光。内功致胜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企业的内部动作行为称作“内功”,把个人的内在素养也称作“内功”。
说到内功,我们不免会联想到江湖,联想起名家笔下的武侠。他们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名师指点加闭关苦练;另一类是江湖历练加机缘巧合。但无论是哪一类,他们的“厉害”标准都是靠内功来分出高下的。
通过解读“”,解读廖昌清,我们再一次明晰了“做人”与“做企业”之间的关联。“内功型”的廖昌清,带出了“内功型”的塑机企业“”。
关于“内功型”的廖昌清,相信通过前面的介绍,已可以清楚了解。那么,“”的“内功型”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们来看看“”的领导团队,也就是跟廖昌清一起创业的那些骨干。他们要么是技术精英,要么是管理精英,按照扬长避短的用人法则,注定了“”的发展要从产品技术和内部管理为强项起步。虽然后来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吸纳了一些趋于市场及对外交流的人才,但因为拥有趋同的经营理念,所以“内功型”的发展基调一直未变。
另一方面,是“”的技术强度。产品以“节能、精密、快速、可靠”为特点,技术含量从一开始就有国内领先的优势。早在2003年,牌精密节能型注塑机就已经受到众多珠三角乃至全国塑料机械及塑料加工业界所瞩目,给当时的中国塑机行业不小的技术浪潮冲击,为客户称道。
深厚的“内功”在市场上凸显出竞争优势。随着一些市场精英人才的加盟,“”也于04年面局全国市场网络,营业额也从03年的五千万翻了几番,就在着一年伊之密公司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团结发展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拿“”和国内某些企业作了一次有趣的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廖昌清率领的“”的另一特点:“的”领导团队中没有家族化痕迹,也没有派系之分,大家都拥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这一特点更符合现代企业标准,也更容易在竞争和发展中转化成优势。
廖昌清的管理之道,也就是他经常所说的“对事不对人”和“务实”。所谓“对事不对人”,是指解决公司大小事务时,摒弃“亲”和“疏”的私人情感因素,一律客观公正地对待。这就有利于整合精英人才,强化生产和管理,给员工的空间,组合优势,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度,创造融洽的发展环境。所谓“务实”,则是指工作态度,要求公司上下团结一心,扎扎实实做事,点点滴滴积累。
以“对事不对人”和“务实”为背景,“伊之密”也形成了实效团结、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
作为“内功型”企业,“伊之密”特别注重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企业美誉度。生产过程中就要妥善解决了质量问题,所以“”的产品在市场上经得住考验,加之高效、节能的特点,随之而来的当然是良好的口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产品优质、高效的前提下,“”并没有妄自尊大,让产品价格高些,而是一方面坚持与客户共同制定价格的原则,一方面努力做专业的、全面服务的供应商。
付出终有回报。2005年,“”行业及客户等多方面的诸多赞誉和表彰,品牌和口碑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是在这一年伊之密公司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未来感知
“”,日文意思是“泉水”。这是一个富有内涵的名词,也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品牌。泉水,也应该属于“内功型”的事物吧?“泉眼无声惜细流”,古诗中所隐喻的,大概就是今天“伊之密”这样的企业,廖昌清这样的人。
我们知道,内向和讷言的人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是比较吃亏的。好品牌也需要宣传,“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就像东风日产总经理所说的一样——“为善要为人知”。
所幸的是,廖昌清也已清楚的认识到“讷言和内向的弱势。他说:“在未来的几年内,伊之密将着力改观以前的木讷市场印象,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他还说,“希望借助贵刊,通过这次报道,让业内外更多人,更全面、深入了解。”
廖昌清还向我们透露了长远发展目标:目前已完成了海外市场的布局,有能力向国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噬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作为谦谦君子,廖昌清其实并无过失,但是,我还是要把这句话说出来,希望更多人了解他、仰慕他、学习他。
转自
(转载)